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勞動密集型産業出路在何方?

  • 發佈時間:2014-10-26 20:09: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廣州10月26日電(記者武衛紅 王攀 孫飛)曾幾何時,中國勞動密集型産業憑藉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佔儘先機,而如今面對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中國勞動密集型産業是否仍具競爭力?未來出路在何方?

  記者近日在廣交會二期採訪發現,在外貿新常態背景下,日用陶瓷、玩具、禮品、傢具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兩級分化趨勢更加明顯:一些企業由於勞動成本過快上漲,或者苦苦支撐或早已破産。但另外一些企業不斷進行産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克服了人工成本的壓力,逐漸找到了一條成長的路子。

  因為這些年行業利潤十分微薄,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讓不少生産商叫苦不迭。而在此之前,憑藉廉價的勞動力優勢,中國製造在國際競爭中佔盡了先機。

  中國輕工商會副會長李文峰告訴記者,人口紅利在某些用工量大的地區迅速遞減,又面臨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壓力,人工成本增加對出口企業的衝擊確實很大。

  “我們招一個工人的月工資已經上漲到了4000-5000元。”中國出口大省浙江省寧波電池電器進出口公司銷售經理丁濤説,“目前工廠有2000多名工人,春節過後都會遭遇‘招工難’問題。”

  生産吸塵器的江蘇春花傑佳電器公司的海外行銷經理項濤説:“人工成本逐年上漲,招一個工人每年至少需要2.8-3萬元,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出口又面臨歐盟市場設置的貿易壁壘,出口毛利只有1-2個點,有時候能保本就接單。”

  “由於人工成本太高,競爭又激烈,電動工具等行業兩級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一些小型企業已經倒閉。”浙江一家電動工具生産商説。

  而對於國外採購商來説,近年來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也讓他們連連搖頭。

  來自德國的麥太保公司OEM採購總監弗蘭克·拉卡托斯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産品品質在逐年提升,但問題是中國人工成本每年都在上漲,漲幅達到百分之十幾,遠遠超過德國人工成本漲幅,終端客戶對産品提價越來越難以接受。

  記者採訪還發現,並非所有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在訴苦,一些企業不斷進行産品、技術和服務創新,成功化解了人工成本上漲的壓力,重新找到了快速發展的路子。

  生産鍋具的廣東萬事泰集團目前有3000多名工人,過去幾年一度面臨生存壓力。而憑藉智慧化的廚電一體化並打造全球品牌的高品質鍋具,公司目前出口業績不斷增長。

  公司常務副總裁劉炳耀告訴記者,目前人工成本約為3000元,但公司銷售額大概是10億元左右,出口大概每年增長在20%左右。

  而通過將文化注入到産品中,深圳市永豐源瓷業公司和湖南華聯瓷業股份的陶瓷産品頗受客戶歡迎,銷售形勢也非常良好。

  “傳統産業在今天其實仍有生命力,但是今天的陶瓷功能有所變化,不只是盛茶盛飯的工具,它其實是消費者生活品位和文化的載體。”湖南華聯瓷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許君奇説。

  通過利用新技術,另外一些企業找到了提高效率的辦法。“現在人工比較貴,公司引進了3D印表機的技術,一款迪士尼的産品,平時雕塑工可能要5天的時間,3D印表機只需要1天。”福建泉州順美集團出口部經理何志英説。

  “勞動密集型的産品,都必須要往高科技、設計和創新方面去努力,這樣才有能力去競爭,也才會有出路。”江蘇一家貿易公司的經理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