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心繫天路 愛滿車廂

  • 發佈時間:2014-10-26 05:13: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和我的隊員們願意用汗水,把滬薩列車建設成為連接上海和西藏兩地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

  一列墨綠色車身的首趟滬薩列車從鐵路上海站啟程,從東海之濱,到茫茫戈壁,行駛于“世界屋脊”,穿越常凍土層,翻越巍巍崑崙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直至西藏。列車往返全程8746公里,運作近98個小時。我是上海鐵路局上海客運段滬薩車隊列車長。眾所週知,列車駛進高原,就會出現高原反應,缺氧、低溫、低壓,會讓人頭暈目眩、噁心嘔吐。一次次在滬薩之間往返,就是一次次的艱難體驗。在磨人的高原反應之下,我和我的隊員們知道,乘客在這種時候最需要關懷。

  記得滬薩列車剛剛開行後的兩個月,2006年12月12日淩晨,列車從格爾木站緩緩駛出,向著拉薩的方向行進。我像往常一樣在巡視著車廂,當我正走到9號車廂的時候,抬眼看見一瓶生理鹽水瓶放在了行李架上,而輸液管一直通到了一名藏族中年女性旅客的手邊,“怎麼會這個時候吊鹽水呢?”我一邊嘀咕著一邊走到了這名旅客的身邊。一看猛然一驚,不得了!這針直接紮在了手背上腫起了好高。我迅速做出判斷:針扎錯地方了。我二話沒説直接將針拔下,同時讓該車廂的乘務員火速聯繫隨車醫生。

  不明白原因的藏族旅客卻還在不停責問:為什麼?為什麼拔了她的針?(藏語)我也反覆説道:錯了!錯了!(藏語)隨車醫生聞訊趕到,詢問了這名藏族旅客的病況與用藥,才得知這名旅客患的是精神憂鬱症,剛在格爾木診斷後配完藥回家,同行4名家屬裏沒有一名有醫學常識的,只知道將小瓶的藥放在大瓶的藥裏再扎針就好了,靜脈動脈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將應該肌肉注射的“地西半”(又名安定)加在了靜脈注射的鹽水中並又多了五倍的劑量,吊針又紮在了手背的肌肉中,使得她的手背又紅又腫的,用藥與注射完全錯誤,要不是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聽了醫生的一番話,一行藏族旅客也驚呆,片刻回過神兒後,他們一下子緊緊地擁抱著我由衷説到:謝謝您,恩人!

  “用心做人、用心做事”,這是我12年列車服務工作中始終堅持的人生態度。不管在哪個工作崗位,我始終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結合工作崗位需要,不斷攻克服務工作中的難題。

  2008年3月2日,大雪瀰漫青藏高原,列車頂著風雪從拉薩站出發不久,一號車廂傳出一陣陣斷斷續續的嬰兒哭聲,“這小孩子怎麼啦?哭的聲音不太對啊!”周圍旅客私下猜疑著,只見陪伴在小孩旁邊的媽媽臉色憔悴,眼中含淚。我聞訊趕來,當我看到那小孩發紫的臉色的時候就感覺不大對了,那是一個剛剛滿月的小孩,鼻翼無力地抖動著。我輕輕地牽著小孩的手溫和地詢問,那位媽媽的眼淚滾落了下來,“他剛生43天就有心臟病,又得了心肌炎,我一個人在拉薩打工,現在身上已沒有錢了,只想帶著孩子去鄭州找我的父母。”這是一對可憐的母子,讓周圍的旅客一陣唏噓,孩子的情況不能再拖了,要不然就有生命危險,更何況前面還有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要翻越呢!只有在那曲站提前下車送醫院或許還有治,但看病要錢。我隨即從口袋裏拿出三百元,對乘務員張軍説:“快把這裡情況向兄弟們説一下,咱們一定要幫她們啊!”不一會兒工夫,乘務員捐出的錢送到了一號車廂,周圍的旅客也被感動,紛紛慷慨解囊。當我將這2980元交到這位媽媽手上的時候,她淚流滿面地説:“這是43天來我們母子倆第一次看到希望。”列車緩緩駛進那曲站,我通過運轉車長聯繫的120急救車已停在站臺上,見著母子倆都上了急救車,大家的心終於能放下了。列車又將開了,突然那位母親從急救車上下來,面向列車跪倒在雪地中凝視著我們的遠去,那一刻,大家的眼睛都濕潤了。

  服務是沒有止境的,我願意把每一次進出高原的旅程,都當作是一次提升服務品質的過程。雪域高原是人們嚮往的地方,我和我的隊員們願意用汗水,把滬薩列車建設成為連接上海和西藏兩地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展示上海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和鐵路客運服務的新形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