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養豬能手到種菇專家

  • 發佈時間:2014-10-23 09:33:13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陳濱峰劉復培溫海龍

  國慶節一過,羅源縣霍口鄉岐峰村村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隨著採菇季節的臨近,菇農們往菇棚跑的時間明顯多了許多。“再過半個月,這些菌袋將陸續出菇。”看著長勢不錯的菌袋,菇農們期待今年能有好收成。

  岐峰村位於畬山湖的上游,過去曾因養豬而“臭名遠揚”。2009年,為保護福州二水源敖江流域水環境,岐峰村響應縣鄉號召,引導村民轉産轉業,實現了“華麗轉身”。從昔日的養豬能手,到今天的種菇專家,岐峰村村民付出了努力與汗水。近日,記者驅車前往岐峰村,對這個村子的轉變之路作了一番探訪。

  從傳統養豬到轉産種菇

  車子駛進岐峰村,滿眼莽莽青山,蒼翠欲滴。岐峰山水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菌菇生産基地,就坐落在這裡。走進佔地30多畝的鋼架大棚,只見一垛垛菌袋有序擺放,“含苞待放”。

  “你很難想像,4年前他們還是種菇‘門外漢’,以養豬為主業。”合作社負責人肖國水説,由於效益好,以前岐峰村家家戶戶都養豬,“有技術、有經驗,連調配飼料、給豬看病都自己搞定”。霍口鄉黨委書記尤昌斌説,為了保護福州二水源,霍口鄉“壯士斷腕”,下決心拆除全鄉所有養豬場,“端掉飯碗,就意味著要從頭開始”。

  豬不讓養了,村民的出路在哪?2009年底,在外創業的肖國水,回村發起創辦岐峰山水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經過動員,過去的63戶“豬倌”參與合作,總投資260萬元,嘗試種植花菇、黑木耳、茶樹菇等食用菌。

  “第一年種了350萬袋菌菇,合作社賺了400多萬元。”菇農肖仕校説,“我過去也是養豬戶,轉産有點想不通,但現在種菇種出了好空氣,而且一樣賺錢,值得!”

  從單純生産到緊跟市場

  站在菇棚下,肖仕校説起種菇頭頭是道。“配料把關、高壓接菌、出菇管理和采收管理,是食用菌的四道關鍵程式。從目前的長勢來看,出菇前的程式符合規範。”肖仕校説,經過幾年發展,種菇的技術已不在話下。

  其實,種菇並非一帆風順。“2011年底,受市場不景氣、銷售渠道不暢等疊加影響,食用菌價格一落千丈。”肖國水説,當年不但沒賺錢,還把本錢都虧進去了。

  村民們深刻意識到,種菇和養豬一樣,沒有經驗是行不通的。除了生産管理,銷售渠道不暢是失利主因。“菇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我們自己沒做好。”不甘心的菇農們,在分析失利原因後,決定“再賭一把”。

  “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須要有自己的銷售團隊。2012年,在合作社的動員下,在福州從事保險銷售的“80後”老鄉肖尚兵,回村承擔起菌菇業的銷售重任。肖尚兵果然不負眾望,他從在福州市區擺攤,到進駐永輝超市,很快就打開了銷路。

  憑著一股拼勁,菇農們終於打了“翻身仗”,扭虧為盈。他們當中,也涌現出了採購能手肖尚文、財務能手陳秋菊、技術能手肖祥院、現場管理能手肖尚江等一批“土專家”。而他們,曾經都是響噹噹的養豬能手。

  從單一賺錢到抱團發展

  “種菇不比養豬差,既留住了青山綠水,又招來了金山銀山。”肖國水説,以去年為例,村裏合作社生産食用菌280萬袋,實現盈利392萬元,成員每人平均收入22050元,是同年當地農民每人平均收入7569元的2.91倍,“預計今年産值可以達到2000萬元”。

  肖國水説這話是有底氣的。他説,最初的時候,村裏要從寧德古田請技術人員,現在不少人都可

  以去古田當老師了。為了提升生産理念,村裏還鼓勵菇農走進學堂。僅今年,就有3人報名參加福建農林大學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食用菌大專班。

  種菇賺錢了,如何把“錢途”鋪得更遠?對此,岐峰村的菇農們也有自己的答案。他們的共識是,少分紅或暫不分紅,加大投資提升菌菇的生産條件,同時考慮多元化發展。去年以來,他們投入近300萬元,將178個食用菌草棚改造為鋼架大棚,並興建了大面積的冷藏庫。“技術革新後,現在菌菇成品率可達95%,而以前最多只有80%。成本降低了,利潤升上去了,真是‘錢生錢’。”肖國水説。

  “這些年,無論走到哪,只要與食用菌有關的,我們都要想方設法湊上去,切磋交流一番。”肖國水説,這兩年,合作社多次應邀參加省內外的專業展銷會,“不在賣多少菌菇,而在於交朋友,在於提升岐峰香菇的知名度”。

  前不久,2014年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名單公佈,岐峰山水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榜上有名,成為今年福州市唯一獲批的國家級示範社。“養豬時個個都是能手,轉産後又成了種菇專家。岐峰村的變化證明,我們的農民特別聰明!”霍口鄉鄉長鐘立強説,角色的轉變,既是農民朋友觀念的轉變,更是農村生産方式的轉變。而這些變化,正是敖江流域生態建設的最佳詮釋。

  離開岐峰村時,記者了解到,岐峰村的菇農們正在謀劃一個新的“大手筆”:準備在福州籌建一家門店,專營合作社的農産品,打造一個線上線下互動的銷售平臺,讓岐峰村的菌菇走得更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