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速調整背後涌現經濟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0-23 06:31:3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全國三季度GDP增幅為7.3%,這是近6年來新低的增長速度。然而,透過平穩增長“新常態”背後,可以看到,蓄勢已久的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正在發生,産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區域結構等均有新的積極變化。

  正如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分析,經濟放緩,這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種表像,但“新常態”絕對不僅僅是經濟速度的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的調整,在這背後,還有經濟結構的優化,增長動力的切換,制度環境的改變,這才叫“新常態”。事實上,透過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也可看到平穩增長“新常態”下,這些悄然出現的新動力。

  一是第三産業比重繼續提高。這是繼去年服務業比重第一次超過工業以來,繼續延續這樣的趨勢。工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在加快,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整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非常明顯。二是需求結構積極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1—3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8.5%,比資本形成總額增速的貢獻要高7個百分點左右,整個經濟再平衡的態勢比較明顯。三是“收入跑贏了GDP”。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增長速度比GDP增速高0.8個百分點。四是區域結構改善。中西部地區在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後發優勢繼續得到發揮。五是資源環境消耗減少。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4.6%。經濟發展方式由過度的依賴於資源消耗粗放式的發展,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向轉變的態勢也比較明顯。

  變動中才有機會,“新常態”中,增長動力切換當中也醞釀著新的機會。過去經濟結構調整往往是政府主導發展重點産業、戰略産業等,而“新常態”下的經濟結構變化則是主要以市場和民生需求為導向的。對此,有專家分析,從國際經驗來看,在每人平均GDP超過7000美元這一水準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會由製造業産品向服務業産品轉變。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不少國家在每人平均GDP從7000美元上升到20000美元的階段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會提高約10個百分點。在這一趨勢下,醫療、教育、IT、體育、文化、娛樂等服務業將得到長足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動力之源。從這一點看,在經濟總體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之際,第三産業持續加快發展態勢印證在這一判斷。

  面對前三季度經濟平穩運作中出現的亮點,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對我國經濟未來發展動力是看好的:工業化、城鎮化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區域不平衡創造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消費結構升級潛力有待充分釋放,全面深化改革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不斷泵入活力和動力。

  盛來運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一個關鍵階段,傳統動力和新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狀態。傳統增長動力的體量仍然較大,新動力雖然代表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增長速度較快,但體量整體相對尚小。不過,隨著經濟內生的新動力有所集聚,新經濟成分在茁壯成長,中國經濟正向好的預期發展。

  黃應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