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麥郎帝國面臨“坍塌”

  • 發佈時間:2014-10-23 00:32:0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一個商業活動上,記者意外的見到了包括原今麥郎公司的常務副總裁兼新聞發言人在內的曾經是今麥郎有限公司的五六個人,他們中有負責公關的經理和主管,大都曾經是今麥郎公司的高管,據説,其中包括了今麥郎公司的董事長范現國的左膀右臂。在場的人無一不表示,今麥郎或許正在經歷一場高層人士地震。

  速食麵領域需要反省

  不久前,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召開的方便食品大會上,范現國就公開表示:“近一段時期,速食麵行業遇到了許多問題,自己需要自省,除了康師傅和統一,今麥郎以前是國內品牌的領頭羊,而近一段時間,自己沒有給行業帶好頭,企業也沒有什麼發展和進步。”

  其實,隨著人們生活水準及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80後、90後逐步成為市場消費的主體,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健康化、時尚化、休閒化、味美化逐漸成為食品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這些因素的疊加直接造成了目前整個行業近幾年一直處於微增長甚至是虧損的狀態。速食麵作為相對傳統的食品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挑戰,我國與南韓、日本等速食麵大國不斷推陳出新高端新品、創新産品相比,國內速食麵企業在高端面和新品上創新不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急需行業領軍者在技術上有所“站出來”,而不是仍忙於價格圈地、打壓對手的初級階段。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行業的因素,整個行業總體有下滑,而今麥郎一段時期以來被自身存在缺乏産品創新、跟風價格戰等問題所困擾,才造成到如今業績的下滑和巨大的高管人才流失。其實,不僅是速食麵,今麥郎在飲料領域也是一直不溫不火的。

  飲料領域更是不溫不火

  自2001年以來的13年時間裏,我國飲料市場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不過今年,飲料行業的高增長明顯放緩,中國行業企業資訊發佈中心數據顯示,中國飲料行業2013年同比增長13.61%。雖然成績尚算過得去,但增幅較往年有所下降。而今年飲料行業則要面臨更嚴峻的形勢。專家指出,經濟大環境疲軟以及消費者習慣的變化使得飲料行業面臨考驗。

  實際上,今麥郎開始涉足飲料是在2006年,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與統一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今麥郎飲品開始的佈局是廠址選在北京水質最好的密雲水庫之畔,佔地203畝,註冊資本高達9.92億元,在全國擁有11個生産基地、39條國際先進生産線、7個分公司、11個子公司。范現國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放出豪言壯語:一年內將實現10億元的銷售規模,三年內獲得20%的市場份額。不過據了解,今麥郎此後的發展並不順利,其礦物質水、茶飲、果汁、冰糖雪梨等産品均未得到消費者青睞,銷售業績平平。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飲料行業的總體景氣指數下滑,産量的增速放緩,而今麥郎以低端定位切入市場是一個較好的策略,但從産品和品類的創新上,今麥郎一直是跟風與模倣,所以其在主流的商超渠道沒有競爭優勢,一直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

  2012年4月,日本日清株式會社向今麥郎追加10.1億元的投資。但同年12月,統一企業突然發佈公告,稱“公司正與多名潛在買家進行磋商,建議出售公司兩家全資附屬公司所持有之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合共47.83%權益”。對於出售股權原因,統一企業則表示:“旨在改善本公司之資産利用效率。”這一公告引發多方猜測,更有人分析認為,由於今麥郎業績持續不佳拖累了統一,從而被統一拋棄。

  據分析,今麥郎熱衷於二三線城市,而且定價也並無優勢,所以很難與康師傅、統一等抗衡。渠道策略一定要與品牌策略有機結合,對一個今麥郎的飲料來説,或許本來要借助面品領域的渠道,但似乎今麥郎的飲料一直在終端難覓蹤影。

  今麥郎出路在哪

  身為今麥郎老闆的范現國,從白手起家,將企業一步步做大直至今天,其個人魅力自然不可小覷。但企業不是靠一個領袖式人物可以完成的,英明的老闆他可以以一敵十、敵百,但他永遠無法做到以一敵萬。“老闆對什麼似乎都懂,但對權抓得過於死板。”在今麥郎任職多年、已離職的某高管如此評價他。有了解今麥郎的人士分析,管理混亂必然導致企業動蕩,人員頻繁流動。在今麥郎公司,據説范現國在用人上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喜歡重金挖人(尤其是高管),只要是他“看中”的人,不惜以百萬年薪“請”來,委以重要職位,但理念和風格能不能融入企業,似乎完全沒考慮進去。這可能是人員不能長久的原因。

  其實,今麥郎近幾年不僅遇到了人才流動、高管紛紛離開的窘境。其産品也頻頻曝出品質問題,或許更讓范現國頭疼。

  2010年3月,香港消委會和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發起一項針對48款速食麵調查顯示,13款鈉含量超標,還有部分産品脂肪含量超標,其中均有今麥郎相關産品。

  2010年4月,今麥郎酸梅湯在江蘇鹽城因“透明液體,有沉澱物”而被註明“不合格”。

  2012年7月,今麥郎在三門峽地區被曝酸價超標。

  2012年8月,今麥郎等速食麵企業的速食麵桶外層被曝熒光劑超標。

  2012年9月,今麥郎身陷“篡改日期門”,據報道,瀋陽華龍商貿有限公司在瀋陽涉嫌更改大量過期的今麥郎産品生産日期,被皇姑區工商分局查處,部分産品及塗改工具被依法查封查扣。據悉,其中有産品生産日期是2010年9月29日,可外包裝一換,就變成2012年6月28日的“新産品”。

  業內人士進一步分析稱,各種負面消息給今麥郎銷售帶來很大衝擊。現在的經濟形式和市場環境導致一些企業的業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今麥郎不僅受到外因的影響,自身遇到的問題更為棘手,只有留住人才,並進行應該的市場調整、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進行産品創新,而不是一味的跟風、壓價,或許才是今麥郎未來的出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