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賣蘋果”的啟示

  • 發佈時間:2014-10-22 03:29:2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任翀

  iPhone6系列正式在中國內地發售了。據在滬的蘇寧、國美、永樂等賣場透露,首批發售的備貨量並不少,總量超過萬台,可經過一個雙休日,部分型號和顏色已經出現斷貨。沒有所謂饑餓行銷,網友“槽點”不斷,為何依然熱賣?這與第三方經銷商的努力作為不無關係——

  在中國內地市場首發當日,蘋果公司直營門店不加班加點,可第三方經銷商紛紛延長營業時間,要讓消費者在零點第一時間拿到新蘋果;蘋果公司直營門店只提供産品和相關配件,但第三方經銷商有額外優惠或禮品。第三方經銷商圍繞蘋果6做足了文章。熱銷的成績也説明,如果實體商業願意動腦子,在拉動內需上依舊大有作為。

  所謂動腦,首先是要用足自己的優勢。都説實體商業的優勢是體驗,但如何讓消費者體驗到位,這一次“賣蘋果”或許可以給人啟示。排長隊是蘋果發售新品時常見的現象,以往面對等候的人群,商家最多也就提供飲用水,排隊等候過程經常引起消費者不滿。但這次,上海商場用體驗服務打破了等候的枯燥。比如,在蘇寧組織的“果粉狂歡夜”上,等候首發變成了實體店所有新産品免費玩、飲料點心免費吃。如此一來,排隊的消費者不無聊了,商場也推介了産品和服務,可謂一舉多得。

  其次,發散性思維也很重要。此次第三方經銷商在“賣蘋果”時,並沒有局限于産品本身,而是引入了很多附加服務,包括以舊換新、資料備份、使用指導、售後服務延長等。甚至在部分型號或顏色缺貨時,預訂服務也變成一種新行銷:部分商家為預訂的消費者提供額外優惠,可以選購其他産品。這些做法不僅能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實現實際銷售;用時髦的話來説,也體現出網際網路思維的特徵——不局限于一個點,無所不有,無所不能。

  之前,一談到實體商業轉型,就會強調線上線下互動,覺得在實體店裏可以上網、可以買網上的東西,或者用網上的促銷帶動線上的銷售,就是轉型成功。事實上,這樣的轉型只是銷售方式的轉變,並沒有改變商業的內涵。商業的本質是交易,是要讓消費者買得愉快、經營者賣得暢快。在這次“賣蘋果”中,沒有所謂的“O2O”聯動,可消費者依舊買賬,就是源於經銷商完善了交易過程、創新了服務方式,也對商業內涵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