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須適應GDP增速減退“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0-22 02:31: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宏觀大勢

  今後的中國經濟增長雖然仍能夠保持一定速度,但受內外市場的制約,已經不可能重現以前那種高增長的盛況。

  國家統計局昨天(10月20日)公佈了今年第三季度的GDP等經濟數據。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為7.3%。這是以往5年多來21個季度內所錄得的GDP增速新低紀錄。以此計算,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速為7.4%,離今年全年7.5%的增長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迅猛增長,即使是在前幾年金融危機持續期間,中國仍然連續多年創下了GDP增速超10%的紀錄,並在國際上因為危機的發作而“四面楚歌”的時候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近更是出現了有關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經濟體的説法。但是,中國在度過了這種GDP狂歡後,其經濟運作卻出現了疲態。

  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以往的經濟增長模式,過度地利用了投資擴張的手段,使GDP出現“虛胖”,其品質並不高。大量在政府主導下的投資項目的開工,超越了國情發展,雖然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對就業形成支援,但項目建成後由於內外需市場都無法保證,導致效益低下,反而在很多行業形成了過剩的産能。而這種過度的投資擴張又産生了兩方面的後果,一是貨幣超發,通貨膨脹的威脅長期成為中國經濟運作的干擾因素;二是環境受到很大破壞,由此導致問題産品的出現,直接威脅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因此,這種以投資擴張來拉高GDP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正是意識到了這种經濟增長模式存在的問題,最近兩年,政府開始了艱難的經濟結構調整,要把過熱的投資壓下來。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增長速度降下來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情況。因此,目前的GDP增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政府有意為之,特別是對投資過熱進行堅決遏制,這是GDP增速下降的另一個原因。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3%),增速已比今年上半年回落1.2個百分點。由於投資在GDP的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回落自然對GDP增速構成了直接影響。

  但是,以GDP來判斷經濟成績的觀念在中國根深蒂固,因此,隨著今年以來GDP增速的不斷下降,很多地方的政府已經倍感壓力,呼籲中央政府改變目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聲音不絕於耳。事實上,面對經濟增速持續下降的情況,中央已經推出了包括定向寬鬆等預調、微調措施,央行也在不斷開發市場創新手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在很多人看來,這種有限的寬鬆並不“解渴”。最近,有關降息、降低銀行準備金率的呼聲再度出現。而在房地産市場上,隨著房貸新政的推出,房地産調控政策事實上已經回到了本輪持續了數年的市場調控的原點。

  我們應該意識到的是,中國如果回到以前那種依賴投資增長和貨幣超發推進的經濟增長模式,無異於是飲鴆止渴,將給未來的經濟運作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的增長都在減緩,這是由市場的有效需求減退引起的。中國作為世界經濟迴圈中的一員,不可能置身事外。今後的中國經濟增長雖然仍能夠保持一定速度,但受內外市場的制約,已經不可能重現以前那種高增長的盛況。這將是中國經濟長期保持的“新常態”。在這種“新常態”之下,中國需要的是改變以往那種過度追求GDP的做法。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來説,7%以上的GDP增速仍然是不低的。對於各級政府來説,現在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以犧牲民生和未來發展來做大GDP,而是需要不斷地通過簡政放權來為市場輸入活力,使經濟增長不致大幅度滑落。

  □周俊生(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