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泉州嶄新未來(絲路絮語)
- 發佈時間:2014-10-21 16:50: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5月亞信峰會文藝晚會開篇“絲路夢尋”中海的篇章,近期在國家大劇院和全國巡演的大型舞劇《絲海夢尋》,都引起了強烈反響。舞劇講述了800年前福建泉州刺桐港一家兩代水手遠航西亞的故事,藝術地再現了宋元時期這座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漲海聲中萬國商”的輝煌和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盛況;展示了我們祖先超越民族、文化、地域的限制,開拓中外友好交往的和諧圖景,也表達了福建省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泉州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憧憬和構想。
喚醒“海上絲路”歷史記憶,更好醞釀文化積澱。泉州深厚的歷史淵源猶如精彩的前傳,為講好新時期“海上絲路”故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源源不斷的靈感。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是世界唯一同時入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個類別“非遺”名錄的城市,還享有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等美譽。我們一直致力於保護這些最傳統、最純粹、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文化元素,弘揚“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千年絲路精神。從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履行文化外交使命,到“新絲綢之路華媒萬里行”在泉啟動,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中國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動,到推動國內9個城市聯合申報“海上絲路”世遺,再到籌辦明年亞洲藝術節等等,品不盡的古城風華、講不完的“海絲”故事,得到了專家學者、國際友人的廣泛認同,拉近了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情感距離。當前,泉州啟動投資25億元的“古城文化復興計劃”,推進“古城—古港—新區—全域聯動”,建設多功能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加大對“海上絲路”歷史記憶載體保護力度。
厚植“海上絲路”共同利益,更好打造區域合作升級版。“一帶一路”戰略,可以視為更大範圍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從文化親緣看,泉州人主演了中國海外遷徙史上最盪氣迴腸的“下南洋”。今天,800萬泉州籍華僑華人開枝散葉、遍及世界,其中90%居住在“海上絲路”沿線。他們的家族制度、聚落方式、方言文字、民間信俗,乃至社會心理和文化性格,仍然和祖地保持基本的同一性。從經濟優勢上看,泉州擁有1萬億元的製造業規模、近300億美元的外貿總額,還有“海上絲路”相關國家地區近2萬億元的泉商資本,無論是歷史內涵還是現實基礎,泉州都如同線頭,可以“穿針引線”,串起“海上絲路”沿線的“珍珠”。由此,泉州致力於與“海上絲路”相關國家建立更多友好城市、港口聯盟,成功舉辦了中阿城市論壇、多邊商務理事會等,一起回憶相知相交的美好歷史,夯實了友好互信基礎;加快打造“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石化産業合作園、海上絲綢之路品牌博覽會等,構建多層次開放型經濟體系。
拉近“海上絲路”時空距離,更好優化互聯互通環境。“一帶一路”,是世界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今後5年,我們將以吉永泉鐵路建設為契機,投入800億元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及鐵路、機場建設,重點拓展與“海上絲路”沿線城市骨幹航線的培育,打通與我國中西部地區乃至中亞、中東歐的産品進出通道,努力構建“海上絲路”通陸達海的重要節點。推動改革開放互動互促,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重點,紮實推進國家級“金改區”“民綜改革試點”建設,爭取在貿易投資便利化、跨境電商平臺、自由貿易區設置、民營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援,大力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兩張清單”、行政服務標準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
一年前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是中國夢的延伸,它承接古今、連接中外,泉州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已經與之緊緊相連。這座“海上絲路”名城,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更加開放的胸懷,開創“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嶄新未來。
(作者為泉州市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21日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