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借力重建從頭越

  • 發佈時間:2014-10-21 07:32:59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誠克 羅春雷 韋章華

  對望謨縣各族幹部群眾而言,3年前發生的“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無疑是一個可怕的夢魘。然而,通過化危為機,堅強的望謨各族兒女通過災後重建,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在望謨縣委書記余越前看來,3年來省州各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援,滌蕩了全縣各族幹部群眾因災難帶來的悲觀情緒,而大量項目的實施,轉變了幹部群眾思想觀念,錘鍊了幹部綜合能力,並進一步激發了幹事創業激情。

  夯實發展基礎

  7萬多平方米的新校區,教學樓、科技樓、圖書館、體育場、食堂、學生宿舍一應俱全。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今年新學期投入使用的望謨縣民族中學帶給了師生別樣的驚喜。爭取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援,望謨縣借助災後重建不僅建成了首個按示範性高中標準建立的縣民族中學,同時以小學集中到鄉鎮,初中集中到縣城的方式,把郊納、打易、樂旺3個受災鄉鎮的初中合併到新建的第六中學,建成縣內首個示範性初中,並將實驗小學建為示範性小學。3年災後重建,使長期教育基礎設施滯後的望謨縣學校佈局和辦學水準發生了質的飛躍。

  “許多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通過災後重建已經實現了。”面對3年來災區發生的巨變,望謨縣幹部群眾不約而同發出這樣的驚嘆。

  受歷史和地理環境等因素制約,加上經濟發展落後,望謨縣連接外面的通道只有209省道和312省道,這兩條通道彎多坡陡,運輸能力有限,交通,已成為制約望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瓶頸”。

  利用省、州交通部門大力幫扶災後重建之機,望謨縣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通過災後重建,不僅恢復了209省道望謨段51.3公里和6座省道橋梁,通鄉油路178.9公里和4座鄉鎮橋梁,災區公路已全部恢復。在恢復受災交通設施的同時,全縣高速公路和“小康路”建設也迎來了難得機遇。目前,望(謨)安(龍)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啟動了羅甸至望謨、紫雲至望謨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望謨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將結束。此外,省交通運輸廳還將望謨至安龍高速公路中解決油邁瑤族鄉連接高速公路的通道問題,推進羅甸至望謨、紫雲至望謨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支援將貞豐經沙坪至樂元到望謨縣城、209省道延伸至蔗香、312省道桑郎至羅蘇段3個項目納入了全省交通建設“十三五”規劃。

  2013年6月,望謨縣啟動了“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在省委組織部、省交通運輸廳的關心和支援下,不是“小康路示範縣”的望謨也額外享受到“小康路示範縣”優惠政策,僅今年上半年就安排254公里的投資計劃,並預計安排了354公里的建設計劃。此外,對原屬於災後重建的32條288公里通村路,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已按規劃調整轉入美麗鄉村小康路項目實施,目前已完成20條200公里,餘下的已完成設計,將於今年12月底前啟動。

  在破除交通“瓶頸”的同時,望謨縣通過災後恢復重建,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防洪抗災能力。雖然今年雨季期間暴雨不斷,但郊納鎮油亭村80多歲的村民羅卜尚心裏卻不再像往年那麼恐慌。在油亭村河上游的攔渣壩去年建起來後,充分發揮了削峰減流和攔擋泥石流作用,保障了下游1000多畝農田和沿河500多戶農戶的生命財産安全,他不再擔心自家的房屋和良田會被暴漲的洪水沖毀了。在災後重建中,望謨縣修建攔渣壩工程8個、重點防洪工程5個、中小河流域治理1個、水毀水利工程恢復重建32個,在4條河流安裝了實時監測報警系統,提升了防洪抗災能力。

  今年9月24日,納壩水庫成功截流,水庫主體工程施工序幕拉開。總投資47999萬元、總庫容1034萬立方米的納壩水庫建成後,將在防洪、供水、農田灌溉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搶抓住列入水利部定點扶貧縣契機,望謨縣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眼下,除納壩水庫外,桑郎、油啥、大關、樂元等多個水庫項目正在縣內建設或即將規劃建設。

  3年時間內,農村敬老院實現了全覆蓋,相繼建成了全省首個標準化應急避險平臺和全省首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還建成了全州首家獨立的兒童福利院。一批民生項目的建成,望謨縣民生保障實現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可解決6萬人臨時避難的應急避險平臺,設有應急供水,應急供電和停機坪,一旦發生災情,即使在停水、停電、道路中斷的情況下,也能夠保證災民的應急供水,應急供電和有直升飛機起降,使全縣防災抗災能力大大提升。

  望謨縣縣長農文海認為,隨著交通、教育、水利等發展先決條件的逐漸完善,為全縣跨越發展夯實了基礎,3年重建增強各族幹部群眾戰勝災害和加快發展的自信和決心,全縣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得到快速改善,産業發展基礎得以夯實,新農村建設和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觀。

  激發內生動力

  納王村是望謨縣油邁瑤族鄉的一個布依族小山村,今年初以來,由省委組織部等省直部門和黔西南州有關部門組成的幫扶工作隊進駐村裏後,爭取資金為村裏硬化路面,統一搬遷了豬圈,修建了沼氣池和文化廣場,短短三個月時間,往昔臟、亂不堪的小山村實現了脫胎換骨。結合納王村三面環水的獨特地理環境,工作隊還為納王村作出産業發展規劃:種植甘蔗65畝、油茶566畝、芒果456畝、香蕉500畝及堅果20畝。“寨子變漂亮了,收入增加了,我們的好日子不遠嘍!”目睹村裏的變化,村民岑南貴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納王村巨變是望謨縣借助外力促發展的一個縮影和見證。2013年,省委將望謨縣列為全省實現同步小康最困難的縣份之一,明確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孫永春牽頭負責聯繫對該縣進行幫促。根據安排部署,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作為責任部門,分別明確了機關18個處室對口幫促望謨縣18個鄉鎮(街道)。此外,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省農科院等相關省直部門積極支援和參與望謨幫促工作。

  針對望謨縣基礎設施落後,資金、資訊缺乏等現狀,省直幫促工作隊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提出具體幫扶措施,積極落實項目和資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改善當地生産生活環境。

  目前,涉及到交通、水利、用地、基礎教育、特色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面90個項目已全部啟動,共下達資金14.82億元,已到位10.83億元。此外,在省委組織部的協調下,省委黨校、省經信委、科技廳、民宗委、住建廳、農委、衛計委、民政廳、環保廳等15家單位還分別以項目傾斜、資金扶持、物資捐贈、組織培訓等形式對望謨縣加速發展提供了52個項目和實事的幫扶支援,涉及資金5.44億元,已到位5.16億元。

  望謨縣委書記余越前高興地説,省直部門的集中幫促和災後三年重建,讓上級和外界的關愛和幫扶源源不斷地在望謨縣轉化為加速發展同步小康的強大內生動力。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全縣幹群化關懷為動力,逐步改變了“等、靠、要”思想,自我發力,主動作為,搶抓機遇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民生事業發展,推進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程,確保在2020年如期實現同步小康。

  通過整合部門資源和力量,省州各部門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勁,全力助推望謨縣加快實現同步小康進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的望謨縣再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堅持“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託市場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工作思路,望謨縣堅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發展、優質化生産、集約化經營方式加速農業産業化,核心打造農業産業“3336”工程,即建設30萬畝甘蔗基地、30萬畝油茶基地、30萬畝速生豐産工業原料林基地、60萬畝人工種草基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利用規劃的現代高效農業菜果示範園列入全省100個農業示範園區契機,望謨縣爭取省級財政扶貧資金702萬元,在復興鎮和桑郎鎮啟動精品蔬菜園建設項目,以政府引導、合作社組織、農戶自願參與管理的方式,建設了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

  爭取省級財政項目扶貧資金和核桃扶貧産業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望謨縣去年以來在岜饒、打易、新屯等11個鄉鎮採取“公司(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發展核桃、油茶産業。目前全縣已種植優質核桃6萬餘畝,油茶5萬餘畝,覆蓋農戶8158戶3.8萬多人。預計5年後,僅油茶一項,每年就可幫助農戶增收7000多萬元。

  3年投入中央和省級生産發展資金114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500萬元,公司和種植農戶自籌1200萬元,望謨縣在油邁、樂元等6個鄉鎮種植火龍果5000余畝,目前已挂果1500畝,成為黔西南州目前最大的火龍果生産基地。

  堅持“以人為本、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基本原則,望謨縣推進城鎮化進程,依照“東北跟進,西部拓展,南部縱深,沿河開發,緩山發展”發展方向,啟動了縣城新區建設,推動新城區建設向平洞、納朝方向拓展,進一步拓展縣城功能,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使縣城面積由原來的4平方公里增至12平方公里,人口也將由現在的5萬人增加到10萬人。

  在重點抓好縣城和4個沿江集鎮的規劃建設的同時,望謨縣每年還將打造一個以上鄉鎮美化、亮化示範點,逐步形成以縣城為龍頭,以鄉鎮為支撐,以農村集鎮為輻射點,重點城鎮和特色城鎮梯度推進的城鎮發展格局,使部分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鎮化過程轉机移到城鎮務工,實現脫貧致富。

  充分挖掘、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資源,望謨縣還通過招商引資在縣城打造集旅遊、文化、城市建設于一體的“中國布依城”城市綜合體,借助民族特色將把望謨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布依族原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目前,一期項目已啟動建設。

  望謨縣縣長農文海介紹,依託境內的蔗香港是珠江“黃金水道”主航道起點的優勢,縣裏如今已將一個更大的發展佈局“落子”在蔗香:在此建設一個集現代物流體系、臨港工業體系、現代旅遊産業品牌為一體的現代化港口,打造內陸山地港口經濟開發區和帶動“兩江一河”地區經濟繁榮發展的珠江上游第一港,通過用5年時間全線疏通紅水河航線,打通西南地區連接珠三角地區水運通道,使其成為望謨乃至黔西南州的經濟大動脈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