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期待有內涵的“綠色”

  • 發佈時間:2014-10-20 07:29:42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核心

  1月16日上午,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從今年年底開始,北京、上海等鐵路局所轄的客車(除動車、高鐵和城際外)車體顏色將重新刷上綠色,全新概念的“綠皮車”將回歸大眾視野。(《法制晚報》)

  有些東西,重要的不在顏色,而在內涵。

  北京、上海等鐵路局把動車、高鐵和城際列車之外的火車全部刷上了綠色,奔向祖國的大江南北,跨過黃河長江,看著倒是養眼。因為小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綠色是最有益眼球的顏色。可這並不怎麼養心,因為火車票該多少錢還是多少錢。

  這些年來,人民群眾很想念綠皮車,主要是懷念那個年代票價的便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儘管工薪階層的月薪普遍不足百元,但火車票也便宜得很,普通跨省距離也就幾元錢,根本影響不到生活品質,東北話叫“不傷腰”。而現在火車票貴得驚人,讓人不僅僅覺得腰疼,連心、肝兒、肺都跟著疼。火車票貴還不説,一到春節、五一、十一,還一票難求。

  國內少數幾個線路,現在還保留了低票價的綠皮車,但這種綠皮車裏充斥著歧視因子,很多這樣的慢車,發車時間往往是最不好的,有的甚至是半夜發車。乘客坐在漏風的車廂裏,夏天還好,權當是有風扇了,可冬天一車人就得“抱團取暖”了。因為慢,它成了誰見誰欺負的受氣包,給特快、動車、高鐵讓路成了常事,有時候還會像個孤零零的孩子被撂在荒郊野外。因此,只有低收入人群才會乘坐這樣的“蝸牛車”。坐上去,啥時候到家不知道,反正就是便宜,也不在乎其他了。

  鐵路部門的形象確實應該改變一下,重塑在人民群眾中健康、綠色的行業形象,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重塑形象,並不是花天價請張藝謀拍電視形象片,也不是敷衍了事開價格聽證會。筆者提到的這兩件事,鐵路部門已經嘗到了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不知道為什麼這把又弄出來刷綠漆的第三朵“奇葩”。

  真正的綠色形象,其實顯影在民心之中,民心是最好的調色板,容不得人為塗鴉。但願鐵路部門能察言觀“色”,把重塑形象的心思用到正地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