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來了 山西準備好了嗎?

  • 發佈時間:2014-10-20 05:34:01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里程碑事件,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整裝待發——

  十月下旬來臨,滬港通啟動進入倒計時,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將目光鎖定香港股市。山西資本市場也已進入“滬港通時間”。

  10月16日,我省上市券商山西證券宣佈,已接到上交所通知,同意其開通港股通業務交易許可權。這意味著,該公司正式獲得港股通業務資格,成為首批滬港通試點券商之一。而在此前數月,省內合格投資者已通過不同方式接受了相關培訓。

  滬港通就要來了,山西人的投資機會來了嗎?關於滬港通,投資者需要知道什麼?

  滬港通如何“通”

  什麼是滬港通?

  這要從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管委員會的一則聯合公告説起。該公告稱,批准上交所、港交所等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這就是所説的滬港通。

  滬港通分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北向的滬股通,使境外投資者可以買賣上交所指定範圍的股票;南向的港股通,使內地投資者可以買賣在港交所上市的指定範圍的股票。

  滬港通消息一齣,資本市場為之震動。

  7月份以來,受滬港通即將開通的催化,A股市場迎來一波上漲行情。滬指從6月30日收盤的2048點,一路漲至10月9日的2389點。作為試點標的的大盤藍籌股、以及參與滬港通業務的券商股,成為這輪上漲的受益者。

  對於即將到來的滬港通,山西證券常務副總裁樊廷讓認為,這是中國股市的一件大事,是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里程碑事件。“它開啟了A股和香港市場雙向開放新格局,境外資金能方便地進來,境內資金也能順利地走出去,有利於推動內地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激發市場活力,使其進一步走向成熟與繁榮。”

  哪些投資者可以參與滬港通呢?根據滬港通試點設置的條件,在內地,夠條件投資港股的,除了機構投資者,還包括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投資者。目前,我省有近160萬股民,業內人士粗略估算,其中能達到50萬元門檻的人數在4萬人左右。至於不夠條件的股民,要想參與進來,只能等滬港通試點推進、政策放寬之後。

  同時,對合格投資者來説,並非所有港股都可買。根據規定,內地投資者可購入的港股為港交所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和A+H股。而且在初期,投資香港股票還實行總量管理,總額度為2500億元,每天額度為105億元。

  目前,滬港通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此前9月4日,港交所旗下的聯交所、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上交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已訂立了滬港通“四方協議”。另外,滬港通的相關試點辦法都已就緒。根據4月份的聯合公告內容,從公告發佈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市場預期滬港通將於10月份推出。眼下,市場消息顯示,海外資金扎堆涌入香港,國內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踏入香港市場也開始提速。

  滬港通已是呼之欲出。

  山西股民如何參與

  為了讓省內投資者第一時間對接滬港通,獲得試點業務資格的惟一一家本省券商山西證券,6月就開始上線準備,並從7月起啟動投資者教育。短信、微信、現場展示、舉辦講座……據悉,已有1萬多投資者接受了滬港通知識培訓。

  山西證券零售業務總部總經理助理郭熠稱,從培訓效果看,多數投資者比較理性,持“積極了解、謹慎觀望”的態度。

  隨著滬港通漸行漸近,山西證券和其他成為首批滬港通試點的券商一樣,啟動了預約開戶業務。有意向參與的客戶可向營業部申請開通港股交易許可權。開通之後,只要滬港通一啟動,投資者就可在第一時間買賣港股。

  那麼,個人投資者應如何獲得港股交易許可權?山西證券的工作人員作了詳細介紹。

  第一步,參加學習、培訓,在營業部接受港股通知識測試。

  第二步,接受風險測試和等級評定。證券公司根據投資者的資産狀況、投資習慣、投資精力、風險偏好等,提供一套測試題,投資者填寫之後,會被評定為 “保守”“穩健”“平衡”“積極”“激進”五個等級中的一種。只有被評為穩健及穩健以上的投資者,才能辦理手續,並在風險揭示書上簽字。

  第三步,準備資金,也就是保證個人賬戶內有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市值。

  第四步,與證券公司簽訂委託協議,開通交易許可權。

  山西證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省內投資者完成上述流程還必須到營業部現場辦理。不過,一段時間之後,將可以在網上辦理全部事宜。

  許可權開通之後,投資者就可以買賣港股了。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網上交易。山西證券表示,手機委託交易正在測試中,不久之後,人們在手機上也可以炒港股。

  炒港股需防哪些風險

  滬港通大門打開後,對我省投資者來説,將面臨一些以前不曾面對的風險。由於港股與A股的規則存在眾多差異,投資者交易中須當心“水土不服”,尤其不能簡單照搬A股的投資經驗。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港股的走勢提前為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郭熠説。

  按照規定,港股通業務只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時才開通。這意味著,無論遇到內地或香港一方的節假日,港股通都將暫停。香港休市,對內地投資者影響還不大,但是遇到內地休市的話,就可能出現港股通暫停、香港股市照常交易的情況。比如今年國慶期間,A股連休7天,香港股市10月3日已重開,並在此期間整體下挫30%。在此情況下,假設內地股民持倉港股,將因港股通暫停而無法拋售,承受慘痛損失。

  因此,炒港股必須了解的第一規則,就是兩個市場交易時間的差異,以及港股的交易時間。遇到內地有國慶、春節等長假,還是平倉為好。

  此外,投資港股還要防範許多風險。

  首先是股價波動風險。從交易方式來看,港股採取T+0方式,即當日買入當日賣出,交易節奏非常快,並且對個股不設漲跌幅限制。而A股市場設有漲跌10%和5%的限制。這意味著如果遇上突發重大利好或者利空,一天內股價有可能翻番,也有可能被腰斬。這樣的過山車行情,對成熟的投資者來説是賺錢機會,但同時也意味著極大風險,所以投資港股一定要做好下行風險控制。

  其次是市場聯動風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資金可自由進出股市,與國際市場聯動效應相對較高,走勢與歐美股市息息相關。因此,投資者在參與港股交易時應防範全球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變動導致的系統風險。

  第三是匯率換算風險。根據規定,港股通股票將以港幣報價以人民幣交易,由此會引發匯率轉換問題。內地投資者首次面對跨境股票投資,匯率換算産生的匯兌損益,也將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四是資訊不對稱風險。投資者查詢港股的公司資訊可通過香港聯交所網站,但內地投資者對多數香港上市公司不熟悉,國內媒體也很少關注報道港股,資訊不對稱是其天然的劣勢。然而,港股投資比A股更重視基本面,內地投資者若不能克服資訊不對稱的障礙,將給投資決策帶來較大障礙。

  第五是投資理念不同帶來的風險。A股市場散戶多,喜歡小股票;香港市場則相反。相應地,A股市場小股票定價較高,大股票定價相對較低。香港市場剛好相反。因此,熱衷炒新、炒小、炒差的內地股民,在機構佔主導的香港股市可能會碰壁。

  專家建議,個人投資者炒港股,必須調整好心態,入鄉隨俗。

  延伸

  山西證券零售業務總部總經理助理郭熠介紹,參與香港股市,必須對許多細節心中有數。

  港股有“持倉費”。持有港股,投資者必須對持倉市值支付存管、代理人服務等組合收費項目。如果像在A股市場那樣數年持有一股,可就虧大了。

  1手股票可能有幾千股。A股中,所有的股票都是以100股為1手作為最小交易單位。但是在港股,每手股票到底是多少股卻完全不同,有的股票是2000股一手。投資者對此要心中有數。

  實時行情收費。香港股市效倣美國,將實時股價數據作為增值的收費內容提供。所以,要想獲得港股實時報價,了解買一、賣一等挂盤數據,必須付費。

  股票“飄綠”才好。港股報價屏是股價上漲時顯示綠色,下跌時顯示紅色,這剛好與A股相反。因此,內地股民投資港股,看到個股飄紅,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了!

  必須了解的港股細節

  本報記者 張巨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