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線關注改革與調結構受益板塊

  • 發佈時間:2014-10-20 05:31:2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操作指南

  本週多空指數

  古振華:★★

  劉志平:★★

  毛長青:★★★

  ??行情回顧海外市場動蕩波及A股

  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S0270613050002):受海外市場動蕩及國內經濟數據影響,上周A股震蕩回落,滬深兩市分別下跌1.40%、0.73%,中小板創業板分別下跌2.86%、2.78%,成交量有所放大。板塊上看,證券、高鐵、生物疫苗板塊漲幅居前,充電樁、衛星導航以及藍寶石概念跌幅居前。短期來看,滬港通即將落地和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利好兌現的過程中,震蕩不可避免。另外,本月下旬將迎來新一批新股發行,或再次擾動市場的神經,投資者宜採取審慎策略。

  ??前瞻A股趨於區間調整

  古振華:9月CPI、PPI同比雙雙低於預期,社會總需求不足以及産能過剩較為嚴重,去産能調結構依然任重而道遠,通縮壓力加大。上周央行第三次下調正回購利率,本週央行將向多家商業銀行提供新一輪的流動性支援,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央行還將運用多種創新工具定向刺激經濟。管理層正在加快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在未來一段時間,穩增長或再佔上風,經濟及金融系統性風險可控,但是長期來看,市場出清將進一步延後,A股此輪快速上漲行情或將趨緩並轉向區間震蕩。

  從海外來看,歐美多項經濟數據走弱、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以及埃博拉肆虐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衝擊,上周前四個交易日全球主要股指震蕩下跌,直至上週五美聯儲高官關於延長債券購買計劃言論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歐美股指觸底反彈。近期EPFR數據顯示,全球資金已連續五周流出中國股票,如果海外市場動蕩持續,亦將對A股帶來進一步的調整風險。

  華鑫證券研究員劉志平(S1050511010002):近期A股相對於週邊股市表現穩健,尤其國慶假期後此消彼長的關係顯得更加明顯。如果沒有“十一”前夕有關於房貸政策的出臺,以及地産股和具有防禦性功能的醫藥股聯袂表現,目前行情恐怕沒有這麼穩定。

  此前地産股只是借機修復性反彈,而非趨勢性逆轉,同樣在電子資訊股受累與納斯達克的走弱、上游資源品和原材料股受累于大宗商品價格疲軟的態勢下,地産股當前對市場整體也只有“護市”作用,而難以起到驅動作用。反之,如果地産股在當前時機和當前區位拉抬指數,更應警惕其帶來的“掩護”作用。因此,我們認為短期A股的整體格局是:仍有餘力、空間有限、波動加劇。整體狀況取決於地産股後市的表現。

  10月份A股有“十八屆四中全會”和滬港通兩個情緒點,隨著10月下旬的臨近,這兩個情緒點的行情作用在弱化,市場對經濟開始進入新常態趨勢下公司三季度報表的警惕之意在增強。10月下旬之後市場的關注力將全面向12月份即將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聚焦。因此,一方面各路投資者今年的投資收益均已超年初的目標預期,已紛紛開始轉入防禦和兌現階段。另一方面,已開始琢磨和籌劃明年的投資戰略和配置規劃。我們認為,後兩個月的A股具體特徵或是整體滯漲、結構淩亂、震蕩加劇。在此格局下,低估值的龍頭型地産股在經濟疲弱態勢下具有“不得不護”的比較性優勢,之前滯漲的低估值醫藥股具有防禦性優勢。

  中信證券分析師毛長青(S1010510120004):總體來看,在經濟基本面平穩,流動性中性偏松的大背景下,風險偏好可能處於高位,但是我們不排除短期依然可能受到負面衝擊:一是三季度經濟數據可能衝擊市場風險偏好;二是資本市場改革的因素如滬港通等有可能對股市風險偏好造成不確定性,滬港通開通短期內可能有利於A股市場,但是如果大量對衝基金進入股市可能在短期加劇股市波動性,另外註冊制改革如果預期升溫,不配合發售制度的改革也將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操作建議四季度或轉向區間震蕩

  古振華:中期來看,宏觀經濟下行以及企業盈利回落將制約市場上行空間,在經濟疲軟以及政策放鬆的雙重博弈下,四季度市場或將由三季度的單邊上漲逐漸轉向區間震蕩。投資者宜短期回避易受海外市場波動影響的有色、石油、煤炭等週期股,以及前期受美股影射過度炒作的小盤題材股,中線可以關注受益改革與調結構的環保、大眾消費以及土地流轉等相關板塊,另外,隨著季報披露,高送轉、業績大幅超預期的個股也有望活躍。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