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菜君”任牧:苦,是我們的護身符
- 發佈時間:2014-10-19 09:34:4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王曉磊、王曉潔)從“青年菜君”的辦公室走到中央廚房,僅一千米路程裏,任牧就接了四五個電話,都是來自各路熟人的道賀與調侃。他不得不握著電話,謙遜了一路。
朋友道賀事出有因。作為一家生鮮領域的年輕企業,“青年菜君”誕生7個月後獲得了千萬元A輪投資,其獨特的模式——顧客網上下單、次日在地鐵口自提半成品凈菜,也廣受各界關注。
?拯救北漂族的晚餐
任牧的上班地點在北京回龍觀。會議室裏有一扇大窗子,站在跟前,可以俯瞰巨大的回龍觀社區。
在這裡,數十萬居民通過地鐵樞紐,每天如潮汐般涌動。
作為菜君的聯合創始人,任牧和夥伴們相信,這些數量龐大的北漂、上班族們有一個共同的需求——能吃上一頓溫暖的家庭晚餐。這就是“青年菜君”誕生的由來。
面對記者,他自稱“像復讀機一樣”再次講述了創業故事:2013年9月的一天,他正陪新婚妻子逛街,忽然收到同為2004年人民大學校友陳文的一封郵件,名為“創意草案”:希望開一家半成品凈菜店,解決上班族的晚餐問題。這份創意還發給了同學黃熾威。
吹醬匆猓他們興奮不已。作為上班族,任牧也飽受吃飯問題困擾:街邊、飯館裏吃,衛生堪憂;在家做,工作忙,沒時間買菜、淘洗、切菜。“我們的痛苦,別人也一定有。為什麼不做一個北漂、上班族的幫廚助手,提供能直接下鍋的半成品凈菜?”
三人辭掉工作,成立了“青年菜君”。“人大社會學似乎有創業的傳統,劉強東就是典型。”任牧戲稱,“大概因為這個專業實在太難找工作了。”
?三個年輕人的“降維攻擊”
他們首先面臨的,是行業的最大瓶頸:一是冷鏈配送,尤其是“最後一公里”的高昂宅配成本;二是巨大的損耗。
幾經考慮,任牧和夥伴們確定了商業模式:根據用戶提前一天的訂單,進行採購、生産,減少損耗;同時在地鐵站建立自提點,解決冷鏈宅配問題。
第一站選擇在人流密集的回龍觀地鐵。那些天裏,他們頻繁蹲在地鐵站裏數人頭,論證著可行性。為了勵志,一幅巨大的回龍觀地圖被挂在菜君會議室,並印上一行醒目大字:“青年菜君光芒萬丈,照耀回龍觀”。
生鮮領域競爭十分慘烈。任牧的選擇是“降維攻擊”——千萬不要讓企業太複雜、想法太多。按照這一數年前誕生的網際網路理論,太複雜、想太多的“三維企業”是危險的,一旦遇上來自“二維世界”的粗暴攻擊,會死得很快。
別人宣揚食材“可追溯”“無公害”“養生”等高端概念,他便選擇放棄。“我們做更簡單、更緊迫的——衛生、健康、便捷,保證食材和顧客在超市買到的一樣,並且更新鮮。”
他們和附近的永輝超市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每天早晨7點,超市為菜君準備所需新鮮蔬菜,“青年菜君”每天提貨,送到中央廚房。
他們還把大量精力花在一件事上——極力避免讓顧客拎著菜擠公共交通。於是,除了地鐵站,他們努力使最靠近社區的便利店變成提貨點。為此,他們努力説服那些便利店的經營者,教他們熟悉電子商務,即便對方是年長的大嬸大叔。
“苦,是我們的護身符”
為了讓菜品口感穩定,任牧和同伴反覆試製,各種燒杯、天平擺滿廚房,活像化學實驗室。
一道紅油筍絲,前後配比了多次,有一次一度初入口不錯,幾分鐘後卻發現口感發苦,原來是椒油多了;涼麵則實驗了12次,才發現過兩遍涼水、一遍冰水,口感才最佳。
實驗室裏,菜君的菜譜逐漸豐富,開發出了自己的私房涼麵、蠔油三菇、上海烤麩紅燒肉……一道青椒馬鈴薯絲不過8元,而葷菜也往往是十幾元。
菜品再搭配上微信推文,更讓人欲罷不能,例如“誰會不介意自己的生活品質,吃小攤、買盒飯、叫外賣,不代表我們不渴望晚餐本應該的樣子”“誰不渴望家的感覺。家不是旅館,不是一張床。飄著油煙味的地方才是家,親人圍坐而吃的才是飯。”很快青年菜君回龍觀地鐵站日提貨量達200個。
“青年菜君”表示,計劃未來實體店在北京覆蓋30個地鐵站,超過700家社區便利店發展成自提點。
好不容易蹚出一條路子,“青年菜君”會否擔心被複製呢?近年來類似的教訓不少。
“不擔心,因為我們這活兒太苦了。”任牧一字一頓地説,“苦,是我們的護身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