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文:長江經濟帶如何落子新棋局

  • 發佈時間:2014-10-19 07:33:3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圖為:2014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年會現場。

  記者劉天縱 實習生翟玉盼

  編者按

  謀劃經濟新棋局,打造發展新引擎。國務院日前發佈《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長江經濟帶提升到了新的戰略層面。

  昨日,中國區域科學協會、長江經濟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在漢舉辦2014年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年會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核心——創新、集聚與區域發展”主題研討會,並舉行了首屆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論壇,就長江經濟帶以及這一國家戰略下的湖北機遇與挑戰等問題,展開學術探討、智慧碰撞。

  學界專家、商界精英,共襄盛會,為長江經濟帶建言獻策。現將精彩觀點集納如下,敬請關注。

  長江經濟帶,具體是什麼樣?昨日,北京大學秘書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長江經濟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用一幅圖片作了生動詮釋。

  夜間衛星航拍圖上,只見萬家燈火,如同點點繁星,交織成一道“銀河”。而串起這道“銀河”的,便是由一個個城市群組成的長江經濟帶。

  五省屬“泛珠”,需充分接受珠三角輻射

  “目前,在長江經濟帶上,真正成氣候的城市群只有長三角。”指著夜間燈光最亮的那片區域,楊開忠説,城市集聚是一個由點到面的過程,因此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一定要循序漸進、順其自然。

  楊開忠認為,城市群的形成有其內在規律,包括三個最基本的過程。首先是中心城市化,即一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活動逐步集中到一個中心城市裏;其次是都市郊區化,即人口、經濟活動由中心城市向郊區轉移拓展。最後是都市連綿化,即都市區域不斷增大,出現不同都市區域間的首尾相連。但是,長江經濟帶的城市群發展極不平衡,江浙滬的GDP佔了整個經濟帶一半,要素資源向優勢地區集中,導致長江中上游不少城市群發展仍處於前兩個階段。

  “規劃中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未來非常不確定。”楊開忠説,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距離過遠,武漢、長沙、南昌之間的距離約350公里。而上海到南京的只有295公里,其經濟輻射能力也遠勝過中部城市。此外,長株潭城市群不是向武漢靠近,而是向珠三角發展。尤其是湖南、四川等地區,受珠三角的影響,甚至大於受長三角的影響,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中,有5個是泛珠三角成員。因此,發揮好珠三角對長江經濟帶的輻射引領作用十分重要。

  “城鎮化是一個自然過程,切不可拔苗助長。”楊開忠坦言,城市體系一旦分散化,單個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將影響城鎮化的品質和效益,與新型城鎮化道路背道而馳。

  工農要互補,不能讓農民變城市貧民

  長江經濟帶的新型城鎮化到底如何推進?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首先就要解決一城獨大的問題。如武漢在湖北一城獨大,周邊的孝感、黃石、咸寧都比較小,因為武漢在湖北的吸引力太大,把周邊資源都吸引來了。

  肖金成指出,依託水運物流優勢,未來,在長江幹流上可以崛起很多大城市,黃石、荊州、宜昌都有很好的條件,但在支援這些港口城市群做大做強時,一定要注意工農互補,不能讓從農村轉移出的農民淪為城市貧民。

  “城市群要有經濟聯繫,要用城市群,帶動經濟區。”肖金成説,城市的發展伴隨著産業的集中和人口的集聚過程,也是經濟水準不斷提高的過程。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的主要載體,一定要有發展産業、提供就業、服務保障的能力。因為有産業的城市,才有條件談城鎮化。

  “在全國農民工流出的前10名省市中,有8個位於長江經濟帶。”湖北省社科院長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認為,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完成農民到市民的轉變,而不是建高樓、建廣場。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不以犧牲農業和生態為代價,來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民和市民共同富裕。

  東西雙向開放,打造武漢國家中心城市

  “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總量佔全國的四成,但其發展潛力遠沒得到充分發揮。”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表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就提出加快沿海和沿江地區開發開放,希望通過上海帶動長三角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發展,但如今長江上中下游地區分化依然明顯,發展差距不斷擴大。“核心原因是空間距離太遠,龍頭上海對長江中上游地區的帶動作用有限。”

  目前,珠三角、長三角的GDP增長速度正在放緩。未來幾十年,單靠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城市群支撐經濟增長的局面已經不現實,急需在中西部、東北地區創造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設一批新的國家級重點開發軸線和增長帶,形成多中心網路開發新格局。

  魏後凱認為,從發展戰略來看,必須改變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發展不協調的局面,把重點放在中上游地區,讓長江實現雙向開放、聯動發展。以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為核心,以上海、重慶、武漢為極核,推動上中下游三個板塊互動;以上海、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為核心,向東、向西雙向開放。

  “復興大武漢,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的戰略選擇。”魏後凱建議,湖北要打造“一主三副戰略”,即打造武漢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宜昌、襄陽、黃石三大都市圈。打破武漢一城獨大的“燈下黑”的局面,把武漢“1+8”城市圈的“8”發展起來,形成“啞鈴型”城市格局。

  打造長江城市群連綿帶

  秦尊文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

  長江城市群連綿帶正在形成,要把長江經濟帶打造成城市群連綿帶。

  打造長江城市群連綿帶,要制定長江城市群連綿帶的合作發展戰略,打造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加快上海、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建設;要加強長江流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搞好沿江産業協調佈局;推進新型城鎮化等發展,使長江經濟帶真正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撐。

  在長江經濟帶中,除三大流域性城市群外,還有已經成型的三大區域性城市群——皖江城市帶、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都是省內城市群。在湖北與重慶之間,在四川、雲南、貴州毗鄰地區,可以培育新的省際城市群——三峽城市群、川滇黔城市群,對整個長江經濟帶發揮重要的銜接作用。

  沿長江發展綠色産業

  喬然 國家5A景區品質標準專家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的命脈,也是中國生態的命脈。億萬年的黃河出現了斷流,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國際環保組織警告中國,按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式,長江也將斷流。因此,有人建議把《黃河大合唱》歌詞改為——“保衛長江,保衛環境,保衛全中國”。

  城鎮化發展異常重要,但是中國的城鎮化走入了一個誤區。過去一些地方發展靠賣地,搞得滿街都是高樓大廈,人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就像籠養雞。比爾·蓋茨説:“未來一個超過我的人,一定在健康産業上。”PM2.5超標,出門戴口罩……現在人們都在逃離北上廣,長江這個中國綠肺,是發展旅遊業、環保業、養生業最理想的産業聚集帶。未來15年,中國人對綠色健康産品的需求會出現井噴。

  做好區域産業“加減法”

  吳傳清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實施長江經濟帶這一國家戰略,給長江沿線城市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讓中西部區域面臨産業發展雷同、産能過剩、惡性競爭的局面。

  在搶抓“新絲路”機遇時,長江沿線省市紛紛在鐵路上做文章。例如漢新歐、渝新歐、蓉新歐等國際班列,相互搶貨源,結果均面臨貨源不足的難題。

  區域之間産業要做好“加減法”,實現錯位發展、合作發展。例如旅遊産業,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已簽署合作協議,旅行社抱團招客。而汽車産業方面,合力拓展國際市場,已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汽車企業的共識,三省汽車及配套企業都已開始嘗試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設計。三地可以東風為龍頭,整合湖南、江西的資源優勢,共同打造長江中游新能源汽車産業鏈。

  應按發展水準劃分區域類型

  周毅仁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區域政策與區域合作處處長

  近年來,我國區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出臺了若干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性文件,較好地解決了因地制宜、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問題。但是,由於缺乏相關體制機制的配套,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仍沒有較好地解決。

  因地制宜,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可以更多地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但是,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必須通過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才能解決。要在目前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四大板塊的基礎上,嚴格按地區經濟發展水準,將全國區域劃分為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等類型,從而為研究制定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相關政策奠定基礎。

  多打“橋牌”少打“麻將”

  馮軍 愛國者數位科技總裁

  打配合雙贏是“橋牌”思維,下絆子拆臺是“麻將”思維。中國品牌在國際上打不響,與熱衷內鬥拆臺的“麻將”思維模式有關。如今,在湖北買不到湖南煙,在重慶喝不到湖北酒,已成為普遍現象,省際有斷頭路、辦證審批慢等,也是頑疾難消。

  長江經濟帶九省兩市,各地發展也要杜絕“麻將”思維,以開放的心態多“露餡”,讓好政策多推廣,好思路多分享,多讓合作夥伴共贏,多讓講究誠信的企業贏。唯有如此,才能讓長江經濟帶成為合作共贏的信任紐帶。

  經濟發展,生態先行

  文傳浩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

  打造長江經濟帶實現全流域共同發展,沿線11省市首先要共同治理好母親河,經濟發展,生態先行。

  近些年來,長江生態環境遭受到了重大破壞,尤其是中上游部分省市不顧實際情況,學習下游江浙地區,大建工業園、化工區,導致土地污染、水污染事件層出不窮。保護好長江,是各地合作最緊迫的問題。

  國家必須做好長江流域一體化頂層設計和規劃,避免區域之間惡性競爭。同時要建立一套上中下游生態環境合作機制,對做出“犧牲”的省市給予資金支援。建議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每年定期召開由政府、企業、高校等共同參與的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論壇,共同探討長江生態保護問題。

  長江經濟戰略研究中心“擴容”

  再聘15位知名專家

  (記者雷闖)昨日,長江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再次聘請了15位知名專家,並現場發放了聘書。

  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在省委宣傳部直接指導下,於今年元月創辦了長江經濟戰略研究中心。該中心是由從事區域發展及相關領域研究的政界名流、學界專家、商界精英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旨在打造一個與長江經濟帶發展進程相適應的重要智庫平臺。北京大學秘書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並聘請了國內區域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者擔當專家團隊。

  此次新聘的15位專家包括:南開大學教授郝壽義,北京大學教授李國平、沈體雁,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久文、張可雲,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趙曉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魏後凱,武漢大學教授張建清,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趙作權、方創琳,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副研究員徐瑛,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璟,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

  文字整理:記者雷闖 劉天縱 實習生翟玉盼 攝影:記者王子毅 劉天縱

長江經濟帶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三峽水利 8.83 5.12%
2 渝 開 發 6.93 4.68%
3 合肥城建 18.60 3.33%
4 華新水泥 15.23 2.21%
5 重慶港九 6.00 1.1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江投資 12.41 -1.90%
2 皖通高速 9.43 -1.05%
3 南 京 港 11.25 -0.97%
4 江西長運 8.22 -0.96%
5 巴安水務 7.76 -0.7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