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部煙臺蘋果史就是一部中國蘋果發展史

  • 發佈時間:2014-10-18 09:32:1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東煙臺地處膠東半島,三面環海,西面與華北平原相連。屬典型的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山地丘陵,沙灘海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氣候宜人。大自然的稟賦,勤勞的人民使煙臺這片神奇的土地成為世界上難得的盛産蘋果的最佳適宜區。

  歷史悠久

  煙臺是中國北方落葉果樹主要栽培區,是農業部劃定的蘋果優勢産業帶,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1871年,美國傳教士約翰·倪維思夫婦將從美國、歐洲蒐集的西洋蘋果苗木帶入煙臺,創建“廣興果園”。1899年,福山縣一農民取廣興果園蘋果枝條嫁接在自家的秋海

  棠上,3年後結出的果實個兒大、色青、味兒香,取名“青香蕉”,與後來培育出的“紅香蕉”、“小國光”、“金帥”一併成為煙臺蘋果的代表品牌。自此,煙臺乃至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西洋蘋果與

  本地蘋果嫁接的“中西合璧”果實,開闢了我國現代蘋果産業的新紀元。

  享譽海外

  19世紀末,伏花皮、伏金星等蘋果品種在煙臺普遍種植。煙臺蘋果以陸路運往省內各地,以水路南下、北上,並經香港轉銷至菲律賓等地。至1979

  年,煙臺蘋果出口達1萬餘噸。1982年農業部從日本引進秋富1、長富2等蘋果品種,在煙臺試栽成功並推廣到全國各大蘋果産區,

  推動了中國整個蘋果産業結構的調整。目前,早熟的嘎啦、中熟的紅將軍和晚熟的優係著色富士為全市蘋果的主栽品種,栽培面積達272萬畝,總産495萬噸,産值126.9億元。年出口鮮果30余萬噸,超過全國蘋果總出口量的1/4,出口地區由東南亞、俄羅斯逐步擴展到南亞、中東、澳大利亞、歐盟,出口區域涉及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管理科學

  煙臺形成了以煙臺市農科院為主體的蘋果科技創新體系,建有農業部山東煙臺蘋果育種中心、農業部果品和苗木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國家級試驗平臺,擁有260余處推廣機構,2000余名科研技術人員,形成了覆蓋市、縣、鄉、村四級完善的果業科技推廣網路,在蘋果良種培育、繁育及果品精深加工等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隨著農技人員走向全國,顯著提高了我國各蘋果主産區的生産技術水準。

  馳名品牌

  “煙臺蘋果”以個大皮薄汁多、酥脆爽口、酸甜味美、耐貯品優而享譽四方,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煙臺市縱深推進品牌創建與宣傳,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産,充分挖掘蘋果文化內涵,開展市級名牌果品評選活動,推動企業、合作社等統一使用“煙臺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標識。已連續12年舉辦蘋果文化節,2008年“煙臺蘋果”註冊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1年“煙臺蘋果”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09年以來,煙臺蘋果已連續5年蟬聯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果業第一品牌,品牌價值達94.05億元。

  産業領先

  煙臺擁有安德利、泉源、聯蕾、德豐等1000余家果品貯藏加工企業,以及1500余家蘋果生産加工專業合作社。數千座果品貯藏庫,保持了煙臺蘋果的新鮮口感,實現了蘋果的週年供應。蘋果加工企業開發出果汁、果醬、果脯、果乾等7大系列100多個精深加工品種,年加工能力超過400萬噸。果膠生産和香精提取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