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想當科學家就要有早上往實驗室跑的衝動

  • 發佈時間:2014-10-18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李大慶)“同學們肯定都仰望過星空。我小的時候就常想:地球是懸挂在空中的一顆星球,它為什麼不掉下來呢?要想成為一個科學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沒有好奇心很難成就大事。”在17日由國科大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與大學生、研究生們交流了創新研究的體會。

  成為一名科學家是國科大許多學生的夢想。唐本忠告訴學生,要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必須有深厚的好奇心、強烈的事業心、取得成功的榮譽感和做出發現的成就感。有好奇心和事業心,你就會有興趣和熱情,“早上一睜眼你就會有一種往實驗室跑的衝動,如果一睜眼想到的是‘又要去那個破地方了’,你就趕快把老闆炒掉算了。”

  唐本忠認為,人是一種不斷需求的生命。人的快樂,在於需求的滿足。但是,當需求滿足了一段時間以後,又會産生新的需求。人幾乎總是在希望著什麼,這是貫穿人一生的特徵。他引用英國皇家學會會士、物理學家邁克爾·貝裏的話説:“科學發現的動人之處在於當我們搞明白一些東西之後的滿足感。在科學的世界裏,當你有一些新發現的時候,你會好幾天興奮得像飄在雲端一樣。這是很多科學家的快樂之所在。”

  唐本忠説,在做科學研究時,要力爭創新,要敢於顛覆“眾所週知”的傳統觀念,敢於挑戰教科書傳授的常識或教條,敢於開拓並引領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因為“縱觀一部科學發展史,正是‘舊觀念的推翻’和‘新概念的建立’週而复始地推動著科學研究向前發展。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獎給了美國的黑格、馬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的白川英樹,因為他們關於導電聚合物的發現就改變了‘聚合物是絕緣體’的傳統觀念,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