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技術能帶來怎樣的金融變革

  • 發佈時間:2014-10-17 01:29: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金融變得更加多樣、也更加人性化。技術具備的巨大變革力量,魅力在於能夠將今天的金融塑造為集精準性、包容性、高效率、低門檻和低杠桿等優秀特性為一體的未來金融。技術帶來了怎樣的金融變革?我們如何享受這些杠桿帶來的福利呢?

  大數據真是個好東西!

  資訊技術減少金融行為不確定性

  雖然説大數據顯得不夠新鮮,但是我們還是要由衷地讚嘆:大數據真是個好東西!尤其他還有可能為我們帶來收益!美德兩國大學實施的研究發現,通過推特消息可預測個股的漲跌情況。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經濟學家還推出了一家網站,根據推特消息中包含的資訊預測個股走勢。

  事實上,直到今天,金融業所依據的基本假設依然是“落後”的,即高收入水準者(富人)能夠提供土地、房屋等有效擔保,因而交易誠信度就高,窮人則反之。在此假設前提下,金融機構經營越穩健、盈利性越高,帶來的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就越嚴重。當實體經濟活動不斷網路化、動態化,各類網路平臺記錄的數以十億計的“言”與“行”資訊可被大數據技術分析時,金融機構就可能擺脫必須以現有財富作為交易前提的羈絆。

  在美國、英國,P2P平臺結合徵信系統、社交網路、其他資訊系統(如法院判決)的數據收集,為現有金融無法覆蓋和服務的人群的貸款精確定價;運用大數據技術、容納上萬項指標的信用分析工具——zest系統已開始商用。值得一提的是,憑藉新一代資訊技術,金融機構還能更好地把握人類的心理性、社會性等因素,解決現代金融理論在解釋和預測主觀因素對金融行為影響方面的“不精準性”。

  普通人也能“一起玩”

  包容性覆蓋更多社會需求

  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秋季年會上,IMF副總裁朱民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國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這也將為亞洲金融市場帶來包容性增長。”他所描述的包容性指的是越來越多的層級參與到金融業中。

  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表現出的旺盛生命力,是由於其很大程度上源於包容了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社會需求。發達國家P2P平臺服務的主要對像是低信用評級群體,眾籌平臺支援了原本不可能得到融資的早期項目。

  國內新興第三方支付機構則多憑藉與電商平臺的緊密關係,統籌資金流、資訊流和物流,有效解決了低信用環境下的信任問題,促成了過去不可能發生的交易。阿裏小貸借助網際網路發放的貸款單筆金額通常約為1.1萬元,準入門檻近乎為零。餘額寶使普通百姓能夠進入銀行間拆借市場,分享過去只有極小群體可以參與的大額資金短期借貸市場收益。

  “亞洲地區應該發展更多以技術、網路為引導的金融産業,而有關部門的監管也應相應地由以機構為中心轉變為以功能為中心。”朱民這樣表述。

  可以擁有“神一樣的速度”

  高效率讓行業規模增長提速

  智慧手錶Pebble是眾籌平臺Kickstarter的明星,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眾籌的魅力。去年,這個項目通過美國最大的重酬平臺進行融資,短短20天的時間裏,就獲得了高達1026萬美元的資金支援,而這樣的數據在過去簡直不敢想像。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初創時期,花費了2年多的時間,僅僅從傳統風險投資領域獲得了9.1萬美元的初始投資。雖然我們要考慮通貨膨脹這一因素,並且承認眾籌平臺仍無法取代傳統風險投資機構,但由與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帶來的眾籌平臺,已經使得某些創業項目有了“火箭一般的速度”。

  眾籌與P2P被認為是最適合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兩大領域。P2P在2013年的交易規模已經發展到800多億元,雖然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這仍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這已經“足夠讓世界矚目”。

  金融業在探討“大象”與“螞蟻”的問題時,喜歡拿餘額寶舉例子。我們不談規模,就只説説效率二字。

  對比餘額寶與傳統機構的服務效率:發展了20多年的滬、深股市(A股)有效賬戶數分別約為6700萬和6500萬,餘額寶只用了半年時間使用戶突破8100萬,以此客戶數來論也可進入我國前五大銀行(平均設立時間為30年以上)之列;與餘額寶合作的天弘基金的規模,由業內排名倒數一躍成為國內第一,至少位居全球前15位之列。

  再看雲計算和大數據時代的操作效率:天弘基金的資産組合管理能力被推向極限,資産的剩餘期限相比最短,支援億級有效用戶,每秒實時交易數千筆,單日訂單數億筆;阿裏金融單筆貸款操作成本僅需2.3元(銀行一般為數千元以上),操作時間平均不到10秒,且“7天×24小時”全年不間斷。

  動態化徵信統計,你不再是“陌生人”

  低壟斷不再遙不可及

  沒錯,説到低壟斷金融這個詞兒的時候,我們還有點不好意思,畢竟現在我國的金融行業還沒有打破壟斷,但我們得説確實在向著這個方向走。

  “從目前看來,中國銀行業營利仍然火爆,銀行業實質性的改革可能還遙遙無期,那麼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也可能還將繼續。”財經評論人冉學東這樣説。這樣的看法不無依據。

  在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往往抱怨成本過高,影響其生産經營。其重要原因是找不到更低價格的貸款,資金來源只有銀行,而大多數是國有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也來源於銀行。而企業為了未來能夠經營繼續,忍氣吞聲,借了高價貸款,如果以後還不上,一些企業也不得不選擇跑路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

  即便市場化導向最強的金融理論也不反對金融業“合理”且“合法”地擁有壟斷地位,理由主要有兩個:第一,金融業的高資本投入,主要包括資訊設備和專業人力資本的投資,自然帶來較高的經濟性壁壘。第二,為避免因純粹競爭向無法準確定價的(劣質)客戶放款等高風險行為,需要特許金融機構通過壟斷獲取超額收益,這部分往往被看作補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則弱化了上述兩個理由存在的必要性。

  我們寄希望於網際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能夠緩解這些情況。

  對第一個理由而言,雲計算將從根本上破除機構內部相關投入形成的專有資産壁壘。以按時按需付費或租賃等方式“擁有”雲伺服器的成本比自身IT投資降低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萬倍;CEP引擎和量子演算法、GPU浮點並行運算技術可在數秒內對股票配比方案進行億萬次模擬推演。

  國內外目前已出現了大量提供雲計算能力租賃或運算諮詢服務的新企業。除“硬”設備和手段之外,提供有價值經驗判斷的專業人力資本也是昂貴的。而旨在分享金融産品投資組合策略的社交化資産配置交流平臺(如高盛投資的Motif Investing),進一步降低了金融機構對專屬人力資本的依賴性。

  對第二個理由而言,“精準性”金融也即全方面動態化的信用系統,能夠“包容”原不符合條件的信用主體併為之準確定價時,就減低了依靠非市場化的特許補貼的必要性。

  跨越到互聯時代的快車道

  資訊成本降低有利於低杠桿

  現代金融體系不能有效解決資訊高度不對稱和資訊成本過高的問題,為平衡流動性和收益性就需要不斷提高杠桿化、證券化和衍生化,直到以投機失控的結局收場。網際網路技術使資訊採集、加工和傳遞成本大大降低,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資訊問題。P2P即意味著根據準確資訊進行“點對點”的資金匹配;有了準確資訊,使得開發衍生産品的需求降低,通過投機來獲取資訊的方式逐漸成為“偏門”。

  金融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增長的品質。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業集中壟斷程度高以及市場效率低下等問題之所以無法有效解決,就是因為缺乏具有足夠實力的新興競爭者。發達國家既有金融機構的組織柔性化和扁平化、服務人性化和便利化水準較高,較好契合了網際網路技術的早期應用。但從另一方面看,這反而可能擠壓新興網際網路金融主體的發揮空間。目前我國金融體制機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實際上為新生力量留下了較大餘地。

  我國網際網路支付機構可以憑藉整合多家銀行支付網關介面享有線上開戶等“超待遇”,提供的增值服務也遠比傳統銀行卡更加豐富。相比之下,美國的銀行卡組織壟斷力過強,新興支付業發展滲透的速度大大低於我國。如果策略得當,我國的金融業就完全有可能跨越到互聯時代的快車道。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是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重要窗口期,把握這一難得歷史機遇的關鍵在於高度重視鼓勵、培育和動員新興力量,倒逼既有力量革新,最終徹底改造金融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