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走向金融網際網路 P2P推私人定制保險
- 發佈時間:2014-08-21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P2P平臺拿到保險銷售牌照後,準備將P2P和保險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為缺乏保障的客戶提供保險配置,並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細緻的“量身定做”
在網際網路金融興盛的當下,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將觸角伸向保險業。一時間,保險銷售牌照成為網際網路行業中的“熱銷品”。但就在這股“爭牌”浪潮逐漸消退的同時,P2P網貸公司竟又開啟了網際網路保險的新篇章。
金融背景P2P的趕超
2014年以來,P2P在國內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有1500家左右的企業在運營,而且每月還會有幾十家新上線的P2P網貸公司。然而,P2P雖然盛行,卻是“流言蜚語”不斷,一個月超過30家P2P公司“跑路”的新聞,更是讓整個行業都蒙上了一層霧霾。
在民眾閒散資金急需出口和企業投資需求巨大的現狀下,有著金融背景的P2P公司,在這場“混戰”中,已經逐漸嶄露頭角。
微金客總經理李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整個網際網路金融的開端,擁有足夠創新思維的網際網路公司可謂是“佔儘先機”。然而,這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貸萬貸平臺開”的時代,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缺乏足夠風控管理的殘酷現實就會漸漸顯露,而這個現象在P2P中尤為明顯。
然而,有金融背景的P2P平臺,會和知名的審計公司、法務公司、評估公司合作,組成研究分析團隊,幫助其進行風控和法律把關,因此在P2P爭奪戰的中段就會逐漸趕超。
“因此,網際網路金融將會向金融網際網路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P2P行業還沒有出現“巨頭”,不過注意觀察不難發現,擁有金融背景的幾家P2P平臺上的産品,客戶的抱怨更多是“好難搶”、“怎麼總搶不到”、“不到一分鐘就滿了”,而不是擔心自己“血本無歸”。
拿到保險銷售牌照只是開始
因此,同樣是擁有金融背景的微金客,在對産品風險管理嚴格把關的同時,還有了更進一步的考慮。
李振透露説,微金客由日前剛剛拿下保險銷售、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牌照的君德時代發起成立,註冊資金1億元。微金客與第三方支付機構、擔保公司和創投公司等合作,組建了完善的金融生態系統,打造交易便捷的金融網際網路平臺。
李振表示,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發現,很多投資者對於風險都少有理解,因此他們會時常為客戶推出風險管理講座,為客戶普及金融知識。
而在對客戶進行産品的風險教育時,他卻發現了一個更嚴肅的問題,客戶對於個人風險管理的知識,竟然更為匱乏。“飛機因為故障返航,才意識到出發前應該買份意外險”、“出了事故,才發現所買的保險並不能賠償”、“基本沒有買過保險”的現象比比皆是。
“保險是投資者應該購買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很多人將錢全都用在高風險的投資,卻忽略了自身的保障。”李振對《證券日報》(微信號: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表示。
而這一現象也絕非個例。近日,因為片面相信保險代理人的高收益承諾,而錯買P2P産品的新聞引發關注。“高收益”比“有保障”更為誘惑人,是保險業發展的現狀。
在昨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就表示,在發達國家,保險業在金融業乃至整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保險滲透到人民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我國,保險的服務領域比較有限,行業技術手段、管理水準、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都相對滯後。服務水準相對較低,誠信形象相對較弱。消費者對保險業的信任度也不高。
因此,拿到保險銷售牌照的微金客,準備將P2P和保險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為客戶進行保險産品的私人定制,為缺乏保障的客戶提供保險配置,並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細緻的“量身定做”。
其實,將P2P和保險相結合也並非易事。首先平臺需要得到客戶的信任,進而通過線上、線下豐富的金融課程,讓客戶了解保險、接受保險、通過平臺配置保險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