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時代 還將經歷商業陣痛

  • 發佈時間:2014-10-17 00:33:12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主持人語

  90後可以不買房,但是90後不能不消費。近日,尼爾森公司的報告説,出生在1985年到1995年間的“泛90後”一代年輕人,有望于2020年成長為中國的主流消費人群。

  這個群體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熱愛網購,求新求變求體驗。這也讓實體店商家絞盡腦汁,於是乎,線上與線下融合以及增強體驗式商業成了商業地産的熱門詞彙。

  在這個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的時代,叢林法則時時發酵。誰有足夠的資本以長期持有商業物業,誰有以一敵百的商業運營團隊,誰能應對快速變化的商業市場,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本期城市沙龍,6位來自商業機構、建築設計等領域的專家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地産密碼”抽絲剝繭,以為讀者提供客觀、真實的商業地産圖景。

  1 綜合體的未來還是線上下

  主持人:有人説,王健林的對手是馬雲。在後電商時代,新建的商業綜合體紛紛融入體驗式商業,並打通線上、線下,如何找到一個適合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郭冠軍(上海鑒略地産顧問機構董事長):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脫離電商或體驗式的商業體,都活不下去。所以,長沙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它與一線城市相比,用不著趕過去落後的部分,而是直接走線上、線下結合的商業。但O2O興起之後,基礎仍是線下。

  文學(戴德梁行長沙公司副總經理):人的消費實際上分為很多層面,像洋蔥最外面那一層皮是基本生活類消費,越往裏面走,它的消費就更加追求服務匹配性、人的體驗性。電商最能解決的是最外層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的説法比較流行,它包括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利用數據進行行為分析),及使用分析成果作行銷推廣等三個過程。但現在數據獲取都存在一定困難。這取決於商業綜合體開發商和品牌商之間是不是有長期信賴的關係,品牌商不會貿然把自己核心客戶群的資訊拿出來跟開發商分享。 其次目前國內還缺乏在分析數據層面上做得比較成熟的公司。

  王春輝(九洲遠景(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南區總經理):今年,商家不再談電商色變。自去年“雙11”之後,實體店運營商們的腰桿都硬起來了。因為首次網上銷售過億元的品牌,主要以小米、香港綾致旗下的幾大快時尚服裝品牌為主,釋放了以學生群體為代表的“屌絲一族”客群未來幾個月的購買力。

  廣州正佳廣場去年以62億元銷售額在零售商業單店中排全國第二,它跟美團網、唯品會等合作,但這不是創新。真正解決本質問題的還是線下渠道,購物中心無外乎是提供吃喝玩樂購。

  2 一如燃燒的爐火,中間溫度越高越有力度

  主持人:長沙的新區涌現很多大體量的商業綜合體,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周刃荒(湖南中大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總規劃師):城市綜合體和城市的立交橋、高架路,本來是用來治城市病的。藥本來是治病的,但藥也有副作用。立交橋、高架路的建設,解決了交通的問題 ,但周邊的商業生意就差了。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商業就要受一點損失,這就是副作用。

  現在把治病的藥變成了一種“良藥”,還沒病就先治病。

  我們為什麼建城市綜合體?因為老城區建築多,人口密度就大,要進行治理改造,就只有把地充分利用起來,將工作、居住、生活、娛樂、購物等功能放在一起,就形成了相對集中高密度的城市綜合體。城市綜合體基本具備了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稱為“城中之城”,也是地標式的城市建築。

  我不太主張在新城區過早做過大的城市綜合體。新區做綜合體需要時間和耐心,它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

  郭冠軍:商業的主流應該是市中心,只有市中心才是城市的主流文化,做商業就要做主流文化,要玩人氣。

  現在長沙市中心大型商業基本是空白,我們就往新的區域快速發展概念性的商業了。一開始往外跑,長沙反而沒有前途。一是招不來最好的商業;二是最有實力的運營商不會進來。做商業就是做燃燒的爐火,只有中間的溫度越高才越有力度,如果是一堆小柴火就沒有大的意義了。長沙標桿型商業的前景還非常廣闊。

  長沙真正有影響力的,能夠塑造長沙商業地産格局的綜合體,將來一定在市中心。

  3 有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就有張力、活力和動力

  楊建覺(長沙創意産業協會會長):商業綜合體的成功及模式回避不了以下三點:區位與地段優先、規模及功能多元化優先、超級個性與魅力優先。

  商業沒有風險,就不叫商業。當下的商業地産確實有混沌和矛盾,看不懂的地方也太多,但是急劇變遷的城市發展與經濟形勢亦孕育大機會與高回報。

  以為地段就是一切,其實不然;無論如何,長沙的萬達廣場、德思勤城市廣場是商業綜合體的象徵,因為它們在造城。有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就有張力、活力和動力。

  用規模取勝,難於抗拒;用地段取勝,難於抗拒;用“玩花牌”取勝,難於抗拒。這三點,拼的是人心、人性和人情。

  4 沒有哪一種定位或業態組合天下無敵

  主持人:相比住宅,商業地産的運營更複雜。不少商業地産的開發商都是住宅開發商轉型過來的,這其中存在哪些風險?

  陳厚橋(高力國際研究與諮詢部華南區董事):在快速變化的現在,任何一種定位或業態組合都不是無敵的,要建立一種快速反應機制,隨時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商業的業態組合。要實時地監測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定位要有前瞻性,才能保持領先。

  文學:國內地産市場蓬勃發展才10至15年時間,很多地産商的感覺是拿到麵粉全做成麵包,賣完了再去買更多的麵粉做麵包,沒有沉澱。遇到需要做商業地産,需要沉澱了,手頭上的優質物業不夠多。

  其次,不能在短時間內招募、培養一個成熟的商業運營團隊。在中國做商業地産非常成功的恒隆,其負責人過去曾公開地講,在中國市場上能夠做好商業地産的也不超過5家。按照這個標準,目前做得好的商業地産發展商同樣不多。

  5 商業要打持久戰

  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全盤皆輸”

  主持人:這麼説來,住宅開發商轉商業地産開發,都是要交學費的。那麼,怎麼規避其中的風險?

  陳厚橋:要規避這些風險,要從以下幾點入手:調整好心態,商業需要打持久戰;商業不同於住宅,不要將住宅的做法套用到商業;要組建和培養好專門的商業團隊;要整合資源,團結利用外部專業公司的經驗。

  王春輝:中國的商業發展確實很快,還需要經歷一個陣痛期。在市場上能夠見到的品牌就是這麼幾千家,這個店在賣耐克,旁邊也在賣耐克。商業競爭這麼激烈,大家都在尋求差異化,我個人反對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品類上的差異化對零售商場運營管理的要求比較高。建築風格差異化相對空間更大。

  楊建覺:成功的商業地標需要一流的商業策劃師、建築師和行銷師全程參與,但是,也要小心被這些人“綁架”而導致商業的不成功,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老闆或操盤手天才的生意直覺和商業悟性,應該貫穿從建築設計、業態設計、品牌設計、傳播設計、經營設計、管理設計等系列決策過程,一個環節成功不代表總體成功,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全盤皆輸”。

  6 “細節的驚艷”決定一切

  主持人:長沙首次評選十大最期待新商業地標的活動持續兩個月,符合最期待“新商業地標”的綜合體應具備哪些特點?

  陳厚橋:商業地標應該有可以讓人長期記憶的象徵性的建築;內外空間設計科學;應具備後續經營的能力;有豐富內涵(如文化、生態、低碳的智慧城市等);認同度高等。

  王春輝:説到商業地標,“高、大、特、全”四方面,起碼要佔一兩個,要麼是高度最高,或體量最大,要麼是業態最全。

  楊建覺:長沙的新商業地標,應該具備以下優勢:城市的均好性和區位的代表性,即大長沙的消費不可能再扎堆五一廣場及周邊地段,城南、城中、城北、城西均在呼喚有規模、有創意、有多樣化生活場景、用高科技手段來做生意的“商業地標”。我以為,地段、規模和多樣化手段是構成商業成功的三要素。

  既無規模、又無地段優勢的商業地産,要有驚世駭俗、石破天驚的“商業地標”表現,重要的是吸引80後、90後乃至00後的消費者。能做到這一點,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有示範的價值、傳播的價值,當然它能否成功,我以為,“細節的驚艷”決定一切。

  主持人:潘昭暉

  文字整理:張芳圓

  攝影:余劭劼 王志偉

  立體傳播:星辰線上、長沙團房、長沙房産網、掌上長沙、長沙晚報廣廈週刊官方微網志、長沙晚報廣廈週刊官方微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