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氫原子正“成群結隊”地逃離火星

  • 發佈時間:2014-10-16 10:29: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常麗君)美國航太局(NASA)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航太器發回了它的第一張圖,顯示火星正處在一個被侵蝕的過程中:氫原子正“成群結隊”地從紅色行星上離開,逃逸到深太空去。

  據自然、每日科學等網站10月15日(北京時間)報道,最新發佈的圖像由MAVEN攜帶的紫外光譜成像儀(IUVS)在橢圓軌道上距火星較遠處拍攝,為科學家提供了首張高能太陽粒子風暴圖,顯示了火星大氣中稀薄的氧氣、氫氣和碳元素包圍著火星,併合成了星冕下大氣高度變動區的綜合圖像。

  太陽高能粒子(SEPs)是太陽耀斑或日冕物質噴射(CME)時噴出的高速粒子流。科學家認為,SEPs是造成火星大氣損失的一個可能機制。據NASA衛星觀測,9月26日爆發的太陽耀斑産生的CME在9月29日到達火星。火星上層大氣邊緣是一層稀薄的氫氧冕,是大氣和太空的邊界。在這一區域,二氧化碳或水分子分解為原子,逃逸到太空中。這些分子控制著氣候,跟蹤它們就能幫助理解火星過去40億年的歷史,追溯它是如何從溫暖濕潤變成寒冷乾燥的。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空間科學實驗室SEP儀器主管戴文·拉森説:“高能粒子經過星際空間後,把它們的能量注入火星上層大氣。像這種典型的SEP事件每兩周就會發生一次。在所有儀器打開後,我們還希望能跟蹤上層大氣對它們的反應。”

  該任務主要研究員、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行星科學家布魯斯·雅可斯基説,這是首張能清晰看到關鍵元素怎樣從火星大氣中逐漸逃逸的圖像。

  MAVEN遙感小組成員、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麥克·查芬説,圖像顯示氫氣正在“成群結隊”地離開火星大氣,到達10倍于火星半徑的地方進入太空。氫原子由火星上層大氣的水蒸氣分解産生,由於氫氣比氧氣輕,逸入太空相對更容易。“這樣就有效地從火星大氣中除掉水分。”

  氧氣和碳原子也聚集在離火星較近的地方,也在逃離火星。在大氣深處,氧氣形成臭氧分子,堆積在火星南極附近。MAVEN遙感小組成員、科羅拉多大學賈斯汀·戴恩説:“在火星上,紫外光照射水蒸氣産生的副産品很容易破壞臭氧。跟蹤臭氧就能跟蹤火星大氣中發生的光化學反應。在MAVEN的主要科學任務中,我們將更完整詳細地探索這一點。”

  MAVEN于2013年11月發射,今年9月21日入軌,軌道週期35小時。任務目標是幫助解開火星大氣失水之謎。在MAVEN開始它的主要科學任務之前,大約要進行兩周的儀器矯正與測試。自照片拍攝以來,MAVEN的軌道縮小,現在每4.6小時繞火星一週。這讓它能更詳細地查看揮發性物質是怎樣從大氣中逃逸的,但要看它們能否逃得更遠則變得更困難。

  此外,“賽丁泉”彗星將於10月19日劃過火星,MAVEN在本週末將把“目光”從火星轉向彗星拍攝。彗星經過後,MAVEN還會對火星大氣再進行幾天的拍攝。當彗星抵達火星最近點時,MAVEN會像其他航太器一樣躲到火星後面去,以免受彗星塵傷害,彗星塵的速度高達56公里/秒。

  總編輯圈點

  大氣中的氫原子是行星上有大量水、甚至生命存在的重要指標,通過觀測氫原子,我們得出了火星曾溫暖濕潤的結論。但研究表明,由於超過總量半數的火星水流失到了宇宙空間,讓其成為紅色的不毛之地。本觀測結果,再次以氫原子作為突破口,來解開火星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秘密,尋找其水分流失的原因。當然,MAVEN到達火星不滿一月,還有為期一年的任務,有望增強我們對火星的大氣改變,及其與地表變化、宜居性演變等關係的認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