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教育部公佈15個難就業專業 專家:報考最好看愛好能力

  • 發佈時間:2014-10-16 10:3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10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初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最近兩天被媒體紛紛轉載的一份關於高校專業難就業的榜單,讓不少在校大學生“躺著中槍”。

  事實上,這份榜單早在今年7月16號就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佈了。涉及的內容是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年全國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全國範圍內一共有15個專業榜上有名。其中既有像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生物科學等這兩年新興的專業,也有市場行銷和公共事業管理等幾年前被炒得火熱的專業,更有如廣播電視編導、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智慧財産權、電子商務等看似“高大上”又被廣泛追捧的專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高校司就要求高校設置專業的時候需要有穩定的社會人才需求,提醒各個高校在申報專業的時候要參考全國分省的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同時要充分考慮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避免盲目佈置學科和專業,包括重復設置的學科專業。

  我們在這裡也提醒學子們,學表演、學播音,你要慎重了。在規劃自己的未來、選擇專業時要避免“趕時髦”心理,不要一味盯熱門,因為所謂的“冷”或“熱”不是絕對的,根據自己的特長,找準自己的興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伴隨著高校就業榜單的熱議,網上還流傳著各式各樣的“千萬別報某某專業”的圖片,儼然一場針對大學專業現實與理想差距的集體吐槽。比如,千萬別報新聞學,因為一年到完沒有假;千萬別報國際貿易,因為聽起來高大上,但還在國內混;千萬別報管理,因為當不了老闆你很痛苦等等。一些正準備選擇專業的高中生對此頗感詫異和迷茫。

  學生1:我覺得電子商務跟網際網路應該挺有關係的,網際網路那麼火,為什麼電子商務還不行了。

  學生2:因為我一直認為的經濟和金融這不是很熱的專業嗎?説它就業有點困難我就有點的詫異。

  學生3:那上面還有一個專業是行銷我覺得也很震驚,因為我本人也是打算就是説以後從事這個的行業,然後覺得它的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然後看到這個有點受傷的感覺。

  一些在校大學生覺得,選擇的專業在畢業之後是否好就業,多少有些靠運氣的成分。

  學生4:上大學報志願的時候,當時可能是冷,畢業的時候可能就熱了,也可能的剛開始是熱,後來就了冷了,像比如我有個朋友在炒股,當時想冷門專業,現在月薪1萬多,工作非常的好找,像當時報了軟體專業的,現在就不好找工作了。

  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學古生物專業只有一個學生的事情在微網志上引起了熱議。高校教育是否應該隨行就市?大學專業設置如何避免被就業綁架?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應該如何看待這份榜單?是否榜上有名的專業就一定不能再選了?

  蘇海南:我想不應該是這樣,因為這個榜單是教育部有一個的很明確的定位,加強對高校專業設置的宏觀管理高校主動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它是這麼一個的定位,而且它發佈的是全部的平均數,所以對不同地區的不同類型、不同的層次的大學。它的選擇可以以這個作為一個的很重要的參考,但是不是唯一的,特別是不要把這個榜單簡單等同於高中畢業生報考大學選專業的一個唯一依據,那樣的話我覺得解讀就有點太寬了,剛才有一些的大學生搞的心灰意冷了。我覺得這個過了點。

   經濟之聲:要理性看待這個榜單。高中生對於這份榜單公佈以後,感到非常的迷盲,您對他們有什麼的樣的建議?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專業?

  蘇海南:我覺得首先就是剛才説的這個10個專業就業不好,這些東西這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我們的高中畢業生考大學、選專業,還是要從個人的愛好、能力擅長,以及今後自己的發展空間,以這個為基礎,在適當結合就業的情況來選專業。這樣的話,今後你所學的東西,是你個人愛好,個人能夠充分發揮才能的,就學有所長。今後對個人對社會都好,如果你僅僅根據就業的狀況,去違心的選專業,最後不但是對社會不利也害了自己。

   經濟之聲:北大的古生物專業只有1個學生,已經在微網志上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樣來避免,確實有一些的專業,切實也體現大學的人文精神它的特點,但是選擇的人就是的非常少,而且未來的就業也可能有一些問題,那麼怎麼樣來平衡這些諸多因素呢?

  蘇海南:前面講我們的大學設專業,以及招生,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同時包括社會的需求,比如説我們的中國這麼大一個的國家,沒有古生物學是肯定不行,有一些的必要不可説的專業的設置,你還得保留,而且這些的專業又是你這個大學歷史上傳統上就存在,而且明顯強于其他大學的,那麼你不能一看到就業不好,你就把它去掉,那樣的話,今後要去掉這些專業,再要恢復中國需要這樣的人才的時候,那就抓瞎了。

  經濟之聲:也有人建議,就是我們應該提高對於專業設置的重視,提高學校專業設置的門檻,只有教學調整和師資力量完全達標的學校,才能夠放行的專業的設立,也就是你沒有這方面的師資儲備,你根本沒有辦法的教育好學生,你幹嘛要設立這樣一個專業。比如説咱們説播音,我們也是學播音,現在我發現各個學校都有播音係,所以説等到就業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很茫然,找不到工作等等,現在這樣一種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怎麼樣來制止高校盲目設專業衝動。

  蘇海南:我覺得前些年,包括現在很多大學有一個比較大的偏差,它們簡單把自己雷同於企業,所謂企業就是做大做強。因此學校大學也是做大做強,恨不得無所不包,原來一些的專業學校,最後都成了綜合類學校。然後,它不根據自己師資所長的方向去設專業,結合市場的需求來設,而是人家搞什麼我就搞什麼,因此就出現了現在10個專業就業情況不好,這些就業情況不好。我想主要是沾了自己師資不具備這樣的力量,在當地沒有這樣的需求的地方大學,這麼一設以後,就造成全國這一些專業就業狀況不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