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升級照亮農民幸福路
- 發佈時間:2014-10-16 03:29:32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生於1964年10月1日的竇國慶經歷過煤油燈年代,新中國成立65年來的用電變化成了他難以忘懷的記憶——
□本報記者 陳學樺 本報通訊員
李振江 介清峰
“我們兄弟四個的名字都跟‘國’字有關係,老大叫‘愛國’,老二叫‘保國’,老四叫‘衛國’,我是老三,生於1964年10月1日,所以父親給我起名叫‘國慶’。”談起農村用電變化,家住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的竇國慶以這樣的開場白打開了話匣子。
“幾十年的日子過起來很長,但過去了又很短。如今回頭一看,變化還真的不小!”經歷過煤油燈年代的竇國慶感慨地説,新安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初才用上電。
“剛開始辦電時,群眾自籌資金,排隊等候,那時的電工真吃香!”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竇國慶説,“現在我還記得一清二楚,那時的燈泡一般都是15瓦的,雖然不咋亮,但總比點煤油燈強,因此群眾還是很興奮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河南農村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村用電增長很快,河南各地興起電網建設熱潮,竇國慶所在的玉梅村也把配電變壓器由10千伏安換成了30千伏安。但由於縣級電網電量有限,加上線路老化等原因,村民用電電價高、管理亂、無保障,毫無服務可言,供電説停就停,根本不用預告和通知,群眾意見很大。
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河南開始實施大規模的農村電網改造,全省于1997年10月實現了村村通,農戶通電率達到94%,農村用電品質得到明顯提高。與此同時,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也重新立桿架線,並再次更換大容量變壓器,群眾用電“一戶一表”。全省“城鄉同網同價”後,玉梅村群眾更是從中受惠,電視機、洗衣機、VCD、電風扇等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農家。據鐵門供電所農電工馬營介紹,玉梅村1998年農村電網改造前每月用電量還不足500度,現在每月用電量已超過8000度。
“過去一隻15瓦的小燈泡都捨不得用,每月只交一兩塊錢電費,城裏農村執行同一電價後,農民不再心疼用電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竇國慶自豪地説,那時他家也能每月用上幾十度甚至上百度電了。
“現在更不一樣了!我家每月就能用上一兩千度電,分商業和照明兩大塊兒。”見我們懷疑,竇國慶領著我們參觀起他家的電器化:新蓋的樓房裝修成家庭賓館,上邊一層供客人住宿,十幾個客房都配備有空調、電視;下邊一層供客人就餐、休閒;寬敞明亮的大廚房裏擺放著冰箱、消毒櫃及電磁爐、電飯鍋等廚具;樓房外邊承包兩個大魚塘,每個魚塘裏裝有自動增氧機和魚食自動投放機……
“我還承包了村裏十多畝地作苗圃,也要用電澆溉。”提起用電與自家的生活,竇國慶感慨萬千地説,“現在的農村,你再説誰家電視、冰箱、空調、電腦、電飯煲、電磁爐、微波爐一應俱全已不是什麼新聞了,重要的群眾不僅用上了電,而且能用起電、用好電,服務也很到位,真是太舒心了!”
竇國慶所説的用電舒心,其實是有背景的。自2006年以來,河南各地供電企業大力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發展戰略,確立了“用上電、用好電、用同價電”的工作目標,啟動了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努力踐行“你用電我用心”的優質服務理念,使全省所有縣域全部實現了110千伏“雙電源”供電,供電可靠率達到了99.8%以上,全省農村用電量呈逐年上升態勢。
據統計,“十一五”至今,河南農村居民用電量年均增速為15.6%。2013年,河南農村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726億千瓦時,佔全省全社會用電量的59.5%。竇國慶所在的新安縣目前鄉鄉都有變電站,有的鄉鎮還不只一座變電站,全縣網供電量超過了10億千瓦時,其中農民生活用電量每年增幅都在16%以上,比2010年增長了近一倍。
從農民集資辦電到國家出錢辦電,從只有一隻燈泡到各式家電一應俱全,從捨不得用電到大膽舒心用電,從只有生活用電到生産致富用電,新安縣農民竇國慶所經歷的用電變化,其實就是新中國成立65年來農民用電變化的一個縮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