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BAT染指影視製作

  • 發佈時間:2014-10-15 07:34:1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欲全面撬開網際網路粉絲經濟

  預測:

  或靠“用戶”模式盈利

  除了內容製作,電影發行也在遭遇網際網路模式的衝擊。除了給片方支付高額保底以外,隨著市場競爭激烈,新進入者都在爭奪好片的發行權。

  業內預測,再往後,發行費肯定會下降到10%以內,遠遠低於目前的15%到17%,甚至是免費發行模式都會在未來一兩年出現。因為網際網路化的發行模式成本足夠低,只需要幾個人就可以把原來上百人的活幹了。他只需要面對主要幾個網站即可解決80%以上的票房,剩下20%靠傳統發行公司做一下線下執行即可。

  本報訊 (記者薛松)13日晚,在港上市的阿裏影業宣佈將與橫店影視實驗區聯手投資成立影視公司,這是阿里巴巴在文化産業投資的又一大手筆。

  近期,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集體染指影視業,意在打造電子商務和電影電視劇互利共贏發展模式的影視平臺,預計對傳統影視業的製作發行帶來新玩法。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佈將以62.44億港元投資獲得文化中國59.32%股份。8月,阿裏影業發佈了首份公告,任命前中影股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強為阿裏影業CEO,並將上市公司名稱由“文化中國”改為“阿裏影業”。

  除阿里巴巴外,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集體染指影視業,騰訊、百度旗下愛奇藝分別聯手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爭相進入影視行業,優酷馬鈴薯也宣佈成立“合一影業”。網際網路三巨頭BAT在影視領域的棋子初步落定。

  傳統電影投資風險高

  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突然對影視業感興趣了?巨頭們都提到了一個詞:粉絲經濟。目前,傳統影視公司擁有強勢的影視劇內容、明星資源,但是他們缺乏足夠的用戶基礎以及變現渠道,而且賺錢模式太單一。

  從傳統電影業來看,大製作影片因為成本過高,通常回報率都比較低,只有低成本影片才有可能表現出驚人的投入産出比。

  按華誼老闆王中軍的説法,電影業是個高風險行業,他説“如果華誼只拍電影,肯定走不遠,因為電影的波動性太大。今年賺幾十億,明年可能就賠錢了。”

  粉絲經濟破行業界限

  而騰訊、阿里巴巴有著龐大的用戶資源,可以有效盤活影視公司沉澱的資源價值,全面撬開網際網路粉絲經濟市場,形成強大勢能,真正打通娛樂産業和網際網路的邊界,將粉絲經濟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種做法其實也是參照好萊塢模式,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同步開發,就可以形成強大的粉絲經濟。

  阿里巴巴一位人士説,如果通過大數據作用來推動製片産品化,形成大製片體制,從早期用戶研究到後期推廣,以製片人為主體,投資的70%將由製片人來決策,這樣可以規避一些電影盲目投資的風險。

  電影與網際網路嫁接之後,還可以延伸娛樂産業的價值鏈。比如圍繞這些內容IP進行的遊戲、電商等衍生品開發工作,還可以大力發展線上購票模式,通過網路院線、視頻點播實現商業價值的延伸,甚至還可以向遊戲、新媒體等領域延伸,形成以粉絲經濟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娛樂業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