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吳興:水盡其用惠百姓

  • 發佈時間:2014-10-15 03:32:2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清代阮元一首《吳興雜詩》道出了吳興與水的和諧相依關係。水是吳興的根和脈,水是吳興的靈和魂。“澤萬物、惠百姓,滋大地、潤心田”,水的利民精神也成為吳興水利的工作宗旨,自2012年入選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以來,水盡其用、水惠百姓的特徵在吳興愈加顯著,古老的水鄉煥發出歷久彌新的魅力。

  農田水利主戰場

  冬末春初,冷霧料峭,吳興的廣袤田野上不時有測量人員在作業。這是吳興區為加強機埠標準化建設,專門組織勘測小組,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勘測。之後,吳興按照“功效高、安全好、外觀美”的總體要求進行選址,明確工期和品質要求,把機埠建成讓農戶叫好、長期受益的“民心工程”。

  同一時期,東林鎮三合村,一個名為路下的山塘正在加緊進行綜合整治。加固堤壩,上游壩面鋪設預製塊,下游壩面種上草皮,安裝成套虹吸管設備,配建管理房,在今年4月,該山塘趕在主汛期前完工。完工後,山塘總容量3萬立方米,可供水人口580人,灌溉面積150畝。

  這些工程都是吳興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的一部分。據介紹,吳興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分三年時間進行,從2012年到2014年,吳興區計劃實施山塘綜合整治44座,容積93.25萬立方米;實施灌區配套與改造工程建設17處,新(重)建灌溉泵站93座,裝機功率1185千瓦;改建灌溉泵站208座,裝機功率3096千瓦。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5萬畝。重點縣三年建設任務已佔到吳興區整個農田水利建設規劃近期任務的60%以上,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已是吳興全區農田水利建設的主戰場。

  讓百姓得實惠

  “原來的機埠已經破舊不堪,功能無法正常發揮了,老百姓意見很大。雨下得急、下得大的時候,澇水不能及時排出去;乾旱需要打水的時候保障不了。你看,現在新機埠建好後,不僅外觀看起來很漂亮,也很實用,還配有值班室;並且打水效率高又省電;同時由於增加了三重防盜功能,再也不用擔心被小偷偷了,可以説是一事三功。”在吳興東林鎮泉心村白石砌標準化機埠現場,村支書喜笑顏開地説道。

  類似這樣的好評,在吳興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現場不時可以聽到。小農水重點縣項目以其能帶給當地百姓實實在在的利益而廣受歡迎。

  建設方案顯示,2014年度的吳興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全部完工後,預計年新增供水能力625萬立方米,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0.1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54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41萬畝。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將明顯提高,增加糧食綜合生産能力0.33萬噸,提高2.1%,年新增經濟作物産值387.6萬元。同時可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産業結構調整提供可靠水源保證,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受益人口可達3.35萬人。

  建好更要管好

  山塘巡查實時資訊終端,可實現水庫山塘巡查資訊實時監管,確保水庫山塘安全管理工作可視化、流程化、資訊化,從而提高水庫山塘巡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準。如此現代化的裝備目前已被運用於吳興區山塘管理中。為此,該區水利局專門對全區125名水庫山塘巡查員進行了培訓。

  為確保工程在建成後能正常運轉併發揮最佳效益,在重點縣項目實施的同時,該區及時出臺《吳興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養護辦法》,明確工程産權歸屬和工程管護主體,在區水利局的監督管理下,實行以鄉鎮、村級管護模式為主,積極探索村級管理養護小組、用水協會、經營性單位等多種管護模式。

  區政府專門為此成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養護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區長擔任,副組長由區水利、財政部門主要領導擔任,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

  小農水設施所在地行政村則成立管理養護小組;工程驗收後,所在地鄉鎮和行政村接受辦理移交手續,委託養護小組管理。管理養護資金採取區級財政補助、鄉鎮財政配套、村級財政自籌等形式予以保證。目前,每年平均每座山塘巡查管理養護經費1.2萬元,每年均座機埠管理養護經費0.1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