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喻樹迅:守望棉田三十載

  • 發佈時間:2014-10-15 01:30: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馬意翀

  ■亮相

  他出生於湖北農家,懷著讓農民富起來的樸素願望,在棉花研究領域一幹就是30多年;他先後主持培育20個短季棉新品種,創新國産抗蟲棉自主品牌併為優質棉育種奠定基礎。

  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棉花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喻樹迅。

  “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做農業先進生産力的代表,就是要為廣大農民的最根本利益服務,培育優良的作物品種就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一條途徑。”喻樹迅在長達30多年的棉花育種科研生涯中,一直堅守這樣的信念,奮鬥並履行著這份責任。

  喻樹迅1953年出生於湖北麻城,從小參加生産隊棉花生産,對棉花生産的繁重勞動深有感受。1979年從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從事棉花遺傳育種工作。

  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棉花生長時間長,我國北方只能種一季棉花,加上人多地少,糧棉爭地矛盾日益突出,棉農盼望一季春棉變棉麥兩熟。針對當時生産需求及黑山棉1號生育期長、不抗病等重大問題,在刁光中先生的帶領下,喻樹迅和大家一起進行短季棉育種攻關,相繼選育出早熟性好,生育期較短,適合麥棉兩熟的早熟新品種中棉所10號和中棉所14、16等,緩解了糧棉爭地矛盾,掀起了黃河流域棉區耕作制度改革的高潮,成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麥(油)棉兩熟栽培的主要短季棉品種,使我國短季棉抗病育種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20世紀90年代,我國棉區棉鈴蟲大暴發,每年造成經濟損失100億元以上。喻樹迅和他的研究團隊迎難而上,通過主持棉花轉基因專項,建立上、中、下游合作機制,利用合作單位抗蟲基因,研發出作為模式化轉化受體的中棉所24,大大提高了轉化效率,為形成年産轉基因棉株8000株的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喻樹迅主持培育中早熟抗蟲棉中棉所45,該品種生育期128天,為國家麥套棉區試對照品種。麥棉套種的高産、優質、多抗新品種中棉所45、中棉所35選育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他又主持培育短季轉基因抗蟲棉品種6個。其中,中棉所50霜前皮棉比對照增産29.4%,為河南省早熟區試對照品種,目前,已成為冀魯豫短季棉主推品種。

  喻樹迅先後主持了兩項國家973計劃項目,根據我國棉花産業對優質纖維的需要,組織協調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開展棉花纖維品質基礎研究工作。該項目中期評估和結題驗收均為優秀,並進入973“十一五”重大成果展。

  喻樹迅幾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了作物育種工作上。兒子出生那天,作為丈夫和父親沒能守候在妻子和孩子身邊。由於工作繁忙,從事棉花研究30多年來,喻樹迅回老家探親的次數屈指可數,就連父親和母親去世時也未能盡孝……

  2007年,在他的帶領下,首次啟動了我國棉花基因組測序計劃。2014年4月,亞洲棉(A基因組)全基因組測序組裝全部完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該研究為我國在世界棉花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先機,達到了國際領先地位。(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