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回頭看”改差錯 真量實測化分歧

  • 發佈時間:2014-10-14 06:29:4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調解林權糾紛的敘永樣本

  □本報記者 王成棟

  “經常打架,鬧得兇哦。”在敘永縣馬嶺鎮,提起該鎮石龍村的費樹清、費樹成兄弟,村民們都直搖頭,“這麼多年了,都沒見兄弟倆好好説過話。”起因要追溯到1984年,兄弟二人因分割山林遺産發生糾紛。

  費家兄弟的矛盾不是個案。近一年多來,敘永縣已經調解的林權糾紛就有516起。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糾紛的發生?面對如此局面,敘永縣又是如何出招的?記者實地進行了採訪。

  真量實測10天化解30年矛盾

  由於該林權糾紛案時間跨度長,涉及林地歸屬的關鍵證據缺失,鎮政府難以作出規範合法的裁決;也因為爭議,兄弟二人名下的兩百畝林地長期處於空置狀態。

  敘永縣林業局副局長何茂森説,實地調查幾天后,他大致理清了兄弟倆矛盾的來源,“受制于技術手段和勘測方法的限制,在之前頒發林權證時,管理不規範、勘界不清晰,導致登記面積與實際面積有偏差。”

  事實證明了何茂森的説法:2008年,敘永縣實施集體林權改革,領到林權證之後,兄弟倆的矛盾再次被激化——“都不認可林權證,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該怎麼調解?

  “錯了就要改,回頭看、回頭幹,用科學來評判對錯。”何茂森清楚地記得,通過重新勘察,兄弟倆名下實際擁有林地230畝,比原先登記數據多出30畝。圍繞多出的林地,兄弟倆在縣林業局和村民們的見證下開始“分家”,縣林業局則根據重新登記的林地頒發林權證並樹立了界碑。經過10余天的調解,費家兄弟持續30年的矛盾終於得到徹底解決。“回頭看”在我省並不少見,但敘永做得更紮實、更徹底:對於錯登、漏登的林權面積不僅重新勘測、重新確權頒證,還建立了相應的賠償機制,以當地林權流轉價格為參考,獲利一方要對受損一方進行貨幣化賠償,“比如我家實際上是100畝林子,但我的林權證上只有80畝,並按照這個面積流轉給別人了。重新測量後,對方就要按照流轉期限支付20畝的流轉費給我;不給也可以,就要把剩下的20畝再退給我。”

  通過“回頭看”的方式,重新勘查面積,劃定邊界,敘永縣已經成功調解了500多起林權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了98.5%。

  手握“鐵本本”安心發展奔小康

  解決了糾紛,費家兄弟也在今年7月正式開始了林權流轉和林下種養。“沒了林權糾紛,林權流轉、産業發展也就沒了羈絆。”敘永縣林業局負責人表示,通過“回頭看”化解了林産業發展的矛盾,也奠定了林産業的發展基礎。

  借此機會,敘永縣的林地、林木流轉駛上了快車道:全縣涉林專業合作組織已經達到35家;截至今年9月底,全縣已辦理林權抵押141件、15.69萬畝;政策性森林保險參保面積226萬畝;發放林權抵押貸款近5669.8萬元;預計今年全縣林業産業總産值可突破35億元。

  如今費家兄弟已經握手言和,並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每年能養3000隻雞,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種速生竹,每畝年收益在500元以上。”費樹清算了一筆賬,僅養雞和種竹子,自己所有的一百畝林地,每年純收入9萬元以上,這樣兩年之後就可以建新房了。

  “氣順了、人親了、日子越過越好了,這都要感謝真量實測出的‘鐵本本’!”費家兄弟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