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出口超預期增長引真實性質疑

  • 發佈時間:2014-10-14 01:20: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方燁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海關總署13日發佈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總值2137億美元,同比增長15 .3%,增速比8月加快5.9個百分點,比此前12%的市場預期值高出3 .3個百分點,達到2013年3月以來最高。專家表示,外貿向好有助於當前中國經濟企穩,但是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能否在四季度繼續保持,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9 .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其中,出口10.4萬億元,增長3.6%;進口9萬億元,下降0.1%;貿易順差1.4萬億元,擴大35.3%。按照美元計價,前三季度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同比增長3.3%、5.1%和1.3%。9月當月進出口總值3964億美元,增長11.3%。其 中 ,出 口2 1 3 7億 美 元 ,增 長15.3%;進口1827億美元,增長7%;貿易順差310億美元,擴大1.1倍。

  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形勢逐季好轉。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值為5.9萬億元,下降3.8%。二季度進出口6.5萬億元,增長1.8%。三季度進出口7萬億元,增長7.2%。其中,出口方面一季度下降6.1%,二季度、三季度分別增長3.4%和12.8%。初步分析原因有三:首先,國家適時出臺了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措施,外貿企業的信心不斷增強。其次,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回穩,外部市場需求有所增強。第三,通關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對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作用逐漸增強。

  對於9月外貿數據,各方普遍認為有助於支撐年內國內經濟企穩。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點評説,出口持續向好,與美國經濟回暖提振海外市場有關,但一般貿易出口為負增長2.7%,壓力仍在。進口數據回升,表明內需較此前預期強勁,但與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 I)所反映出來的內需萎縮相矛盾,至少説明內需回升的基礎較脆弱。外貿形勢稍好于前期,減輕了決策層出臺外貿刺激政策的壓力。中金公司報告稱,9月加工貿易進口增速提升,可能主要受出口好轉帶動。預計三季度凈出口對G D P貢獻率顯著增長。

  不過超預期的數據也帶來了真實性方面的質疑。“值得注意的是,9月大 陸 對 香 港 的 出 口 同 比 上 升34.0%,高於上個月的2.1%,與過去幾個月人民幣重新升值的趨勢不謀而合。這也使得市場猜測,通過貿易套利人民幣升值的活動可能重新出現。因此,香港和大陸之間的貿易活動值得密切關注。”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稱。交通銀行發佈的點評報告也表示,可能由於滬港通推出在即,吸引了海外資金流入國內,導致對港出口虛假貿易抬頭。

  展望四季度,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能否持續存在爭議。鄭躍聲預計,外貿逐季好轉的態勢在第四季度還會延續,特別是在出口方面。他説,9月 中 國 外 貿 出 口 先 導 指 數 為43.3%,較8月提升1.4%。三季度的平均指數為42.6%,較一季度的41.6%和二季度的42.1%分別上升1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這預示著年底的外貿出口壓力將略有減輕。

  然而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卻認為,9月出口超預期主要因為去年基數低和外貿政策支援,並非外需全面復蘇。從商品種類看,僅有貴金屬出口大幅上升。從國別來看,僅對香港、日本和南韓的出口增長較快,對歐美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仍較疲弱。此外,近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數據放緩,且近幾個月人民幣升幅較大,導致出口交貨值已經連續兩個月下滑,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事實上減弱。中國銀行宏觀經濟與政策高級研究員周景彤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四季度由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較大、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地緣政治趨於複雜化,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回調,出口增速難以較大幅度上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