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地鐵二號線:5000年文化與歷史完美融合

  • 發佈時間:2014-10-13 01:31: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由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承擔總體總包設計的西安地鐵二號線工程榮獲2014年度“全球傑出工程”大獎,成為中國以及亞洲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FIDIC大獎的地鐵工程。本次頒獎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

  同時,這還是繼去年在“FIDIC全球百年慶典”中一舉斬獲兩項工程大獎和一項個人大獎,成為全球獲獎最多的企業後,鐵一院在這一全球最高層次的競爭中取得又一項重大突破。

  中國唯一年度工程“傑出獎”

  據FIDIC官網消息,此次年度評獎共決出年度工程項目“傑出獎”6項,其中中國1項,即西安地鐵二號線工程;“優秀獎”20項,其中中國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西氣東輸等7項工程當選。

  據鐵一院副總工程師、西安地鐵二號線總設計師李談介紹,西安地鐵二號線總長20.62千米,共設17座車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黃土地區修建的地鐵工程。此次之所以能夠一舉奪得FIDIC年度工程最高獎,緣于鐵一院在設計中攻克了“黃土、地裂縫、古建築”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並完美解決了“工程建設與文物保護”、“現代科技與歷史傳承”的獨特矛盾,生動詮釋了現代工程與中華文明5000年文化、歷史的完美融合。

  破解“穿越地裂縫”工程難題

  作為全球修建於黃土地區的第一條地鐵線路,西安地鐵二號線首當其衝面臨的重大工程難題就是黃土的濕陷性。借鑒鄭西高鐵的成功探索,鐵一院採用“加大埋深避繞、提前降水固土、地基處理治理、管線風險排查”等一整套特有的設計施工方法,填補了黃土地質條件下的盾構技術空白,並編制了系統的修築技術指南和行業規範規程,推動了全行業在這一領域的技術進步。

  “穿越地裂縫”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性工程難題,而西安地鐵二號線要穿越西安市全部14條地裂縫中的 11條,縱觀世界地鐵建設史,沒有先例,更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鐵一院精心開展勘探和科研,首次系統地預測了地裂縫的百年設計變形量,確定了以適應地裂縫變形為主的處理原則,並在此基礎上採用“局部加強、預留凈空、分段處理、柔性接頭、先結構後防水、可調框架板”等綜合措施,成功解決了穿越地裂縫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實現了結構安全、運作平穩、不漏不滲的目標,其綜合修建技術一舉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確保了地鐵的順利施工、運營,並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車站文化彰顯強烈的“漢唐神韻”

  作為一座擁有1100餘年歷史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地鐵二號線先後穿越北門城墻、鐘樓和南門城墻,施工沉降及運營振動是否會對這些國家級重點文物造成損害?如何處理好地鐵建設與古建築的關係?這些在國內外同樣沒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鑒。為此,鐵一院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一整套文物保護綜合技術方案、研究方法、審批及建設管理辦法。採用“線路上繞避加深、工法上首選盾構、地層中加固隔離、城門洞圍蔽支撐、軌道上無縫減振”等綜合性措施,在大規模的地鐵建設中有效地保護了文物,實現了工程建設與文物保護的“雙贏”,不但對後續建設項目具有指導意義,更為制定同類工程的規範規程奠定了基礎。

  尤其獨特的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西安地鐵二號線從標誌的設計、站名的確定到車站文化墻的設計,無不體現出強烈的“漢唐神韻”。地鐵標誌以西安標誌性的古城墻為造型,採用內圓外方的設計,被稱作“城墻章”;車站裝修中充分考慮古都氛圍與現代工藝的融合搭配,一站一景,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古代驛站、秦風秦韻、大唐盛世、秦嶺山林、體育運動、現代商圈……17座車站在不同站點表現出不同的場景,連起了一條璀璨的地下藝術長廊。

  西安地鐵二號線不但攻克了多項世界性工程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更為西安市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據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二號線開通運營3年來已累計運送旅客1.7億人次,客運量由2011年的1656萬人次迅猛增長到2013年的9580萬人次,年增長率為38.1%。與地面交通相比,二號線每天可減少污染物排放6.11噸,至2013年底已累計減少排放5093.6噸,僅此一項帶來的環境效益就達到13.5億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