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眾話書畫收藏 閒賞丹青翰墨

  • 發佈時間:2014-10-10 15:32:45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 姚凱晰

  丹青繪盛世,翰墨書國慶。9月27日下午,由南寧晚報“財智薈”與廣西書畫藝術研究會、廣西泓歷拍賣公司聯合打造的——“迎國慶書畫品鑒沙龍”在泓歷藝術會所如約舉行。廣西知名畫家何明、廣西書畫研究會副會長羅傳洲、王曉晗親臨沙龍現場,在濃濃墨香中與10多位慕名而來的書法繪畫愛好者共話書畫藏與賞。

  創作、收藏之樂修身養性是本心

  古代,文人雅客恣意揮墨,是境界,也是修身養性之良方。歷史長河的流淌掩不住書畫的光芒,書畫已成為四大收藏之首,其魅力不言而喻。

  為了給眾書畫愛好者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9月27日下午,南寧晚報“財智薈”與廣西書畫藝術研究會、廣西泓歷拍賣公司聯合舉辦“迎國慶書畫品鑒沙龍”,廣西眾書法繪畫名家、愛好者齊聚一堂,品茗賞畫,在茶香悠悠、墨香濃濃的氛圍裏暢談書畫藝術品的創作、收藏樂趣。

  “談書畫,先從修身養性上説起。”廣西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廣西泓歷藝術會所董事長王曉晗率先聊起了他個人對書畫之於養生的看法。“我國有不少百歲畫家,他們保持長壽的秘訣,多與在長期創作中陶冶情操、舒暢胸懷有關。”王曉晗先生舉例談道,國畫在生宣紙上寫意,凝神運氣間揮墨,行如流水,自然舒暢,創作一氣呵成,“且材料的不可重復修改性讓創作者們懂得包容缺憾,並欣賞缺憾所帶來的美,長此以往,胸襟自然寬闊。”

  在場的廣西知名畫家何明、羅傳洲均對此表示莫大的認同。不少愛好者也表示,創作者長期接觸大自然,他們豁達樂觀、親近自然的情懷能透過紙墨抵達受眾內心,讓像他們一樣愛好收藏、鑒賞書畫藝術品的藏友同樣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品鑒、賞析之道厚積薄發出眼力

  書畫藝術品韆鞦各異,其韻味、寓意以及創作風格不僅能給我們帶來感官上美的享受,同時兼具修身養性的功用。那麼,我們要如何去鑒賞它的美呢?在沙龍現場,不少初學者提出這樣的疑問。

  面對大家的困惑,在場的名家、資深藏家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鑒賞一幅畫須從多方面來判斷,包含了畫工、落款、印章、裝裱、內涵等。”站在有“美女畫家”之稱的廣西本土畫家張達平的作品前,王曉晗先生以墻上墨寶為例,概括地講解了鑒賞書畫藝術品的常規要點:判斷一幅畫的好與壞,畫工是關鍵,線條的把握、筆墨的運用、意境的營造等都是功力深淺的體現。而落款、印章等元素也是評定一幅畫的重要元素。

  廣西藝術學院吳海立副教授在與愛好者們交流的過程中也談道,獨到的眼力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的積累。“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畫家風格迥異,鑒賞的基礎,就是要了解各個朝代著名畫派、著名畫家的創作風格、創作背景,在掌握大環境的前提下再來分析作品。其次,要多看真跡。”吳海立建議愛好者們,到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大型拍賣會參觀學習,找好標準,並結交有真才實學的良師益友,多多與之交流、切磋。

  藏友癡心收藏 現場攜寶共賞

  活動當天,藏友們與眾名家積極互動,交流的氣氛頗為熱烈。收藏愛好者鄧先生加完班後直接趕赴沙龍現場,落座後便認真聽取各書畫名家、愛好者關於鑒賞、收藏的心得,聽到酣暢淋漓之處,還特意折返家中,搬來五幅書法、繪畫藏品,希望與眾名家、愛好者共同品鑒。

  “這幅字畫是我父親生日的時候一個朋友贈予的。”鄧先生把一幅幅精心收藏的藝術品攤開,向眾人談起這些作品的來源或故事。“作品是真跡,但是創作者的名氣一般。”現場的資深畫家、篆刻大師不時點評幾句,愛好者們也根據自己長期品鑒的經驗發表看法。每攤開一幅畫,眾人都聚精會神細細品味,就著實物展開熱烈探討。

  活動結束後,不少愛好者都覺意猶未盡。有愛好者表示,希望以後能多多舉辦此類藝術沙龍,為志趣相投的藏友搭建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收藏愛好者朱先生説,“這種活動對於我們愛好者來説是十分寶貴的學習機會,短短幾個小時我覺得受益匪淺”。

  南紅品鑒會火熱報名中

  “稀世之珍,南紅歸來”南紅品鑒會正在火熱報名中!本期活動由南寧晚報財智薈、廣西廣飛珠寶交易有限公司主辦,華夏銀行南寧分行承辦,屆時您可以欣賞到上等的南紅瑪瑙,還能與眾嘉賓交流收藏心得,在趣味互動中感受珍品的魅力。

  活動時間:10月19日15:00—17:00

  活動地點:民族大道136—2號華潤大廈B座14層

  報名熱線:13667882472 姚記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