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軟體谷建“高成長種子庫”

  • 發佈時間:2014-10-10 06:33:12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水科技是一家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的公司,在“大樹”林立的軟體谷中一直名聲不顯。但是,當你知道它2013年的營收增長比例是1444.4%時,肯定會刮目相看。在軟體谷中,像這樣發展迅猛的中小企業並不少,如中新賽克、國睿信維、青大資訊等,雖然沒有南水這麼“誇張”,增長勢頭也都在200%—350%之間。

  “從2012年起,軟體谷每年都會選出10家左右這樣的高成長性本土企業,將其納入谷裏的‘種子庫’,現在,庫裏的種子企業累計已有30家。”軟體谷戰略發展局副局長施妙生介紹,2013年軟體谷實現營收1005億元,成功躋身“千億級軟體産業基地”,但如果仔細分析,70%的軟體業務收入來自園區內的五六家巨無霸公司。而近兩年傳統的通訊系統整合等軟體産業增速放緩,收入下滑;同時這些大體量公司進入穩健發展期,很難再實現爆髮式的增長。“在這種局面下,軟體谷要想保持高速發展,在千億基礎上再翻番,必須兩翼齊飛,既移‘大樹’,也育‘小苗’,深入挖掘谷內的高成長性企業,培養出我們自己的百強、十強。”

  進入種子庫的企業,必須是“高精尖特專”,既高科技、細分市場領域、掌握尖端技術、有特色、有專注力。除此之外,企業必須已度過成長期,有一定體量,在全國有影響力或在行業內有話語權。例如第一批入選種子庫的誠邁科技,是國內領先的移動設備軟體供應商,連續3年被中國投資促進會評定為“中國服務外包成長型企業”,還是Intel中國區域移動軟體開發類唯一一家供應商。施妙生説:“如果量化的話,這些種子企業的增長速度平均達30%到40%,對傳統産業這個速度很難想像,但對我們來説,這只是進入種子庫的門檻。”

  對這些種子企業,軟體谷會給予全方位的政策引導、資源傾斜,量身定制服務事項。例如每家企業隨時都可以遞交意見需求單給管委會,谷內各部門全力配合,內部能解決的一路綠燈,內部解決不了的立即協調。針對有些共性問題,谷內安排了各種專業機構的對接,免除企業的後顧之憂。

  誠邁科技董事長王繼平説:“從2006年創業開始,誠邁的根就深深紮在了軟體谷,谷裏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優化,我們也活得越來越滋潤。小苗終有長成大樹的一天,誠邁也將帶動更多的中小企業一同發展,讓這片軟體森林更加鬱鬱蔥蔥。”

  延伸閱讀

  2017年本土企業將佔半壁江山

  前兩批進入軟體谷“種子庫”企業有18家,2013年平均實現軟體及資訊服務銷售收入1.39億元,高於上年度的1.06億元,平均增幅為31.6%。另外,18家企業的入庫稅收額也從上年的493.8萬元/家提高到594.9萬元/家,增幅為20.5%。

  到2017年,軟體谷將培育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骨幹本土軟體企業50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本土企業2家,10—50億元的3家,5—10億元的5家;本土軟體企業銷售收入在全區軟體和資訊服務總銷售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顯著提升,由2012年末的35%提高15個百分點,達到50%。

  本報記者 劉大山 本報通訊員 雨軒 鄭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