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湘紅茶謀求全球再飄紅

  • 發佈時間:2014-10-10 01:33:57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周輝霞實習生 陳蕾

  “推出紅茶品牌,打造品牌茶企,我們要在全國颳起一股紅茶旋風。”自稱湖南茶人的湖南省茶業協會會長曹文成,9月底在湖南省茶業協會茶館分會年會暨桃花源紅茶品鑒會上的激情吶喊,讓在座的400多家茶企負責人心潮澎湃。

  這並非無來由的空口號。湖南的茶人知道,湖紅一度與祁紅齊名享譽天下,是中國紅茶的代名詞。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湖紅曾與貴州茅臺同獲金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紅茶是湖南茶業出口創匯的主要茶品種。湘紅茶的專業廠家一度多達400多家,因種種原因如今已鮮有生産。沉寂、落寞了20多年後,如何回歸復興、再度飄紅,工藝的改進、行銷的創新以及消費習慣的培養,是擺在茶人面前的考驗。

  尷尬

  湖紅曾與祁紅齊名,而今鮮有生産

  同為茶樹枝頭上的一抹清綠,紅茶在製作過程中,要經過萎凋、揉捻等氧化、發酵的過程,泡出來的茶色如紅酒般釅艷紅亮,其味則醇厚和甘濃。

  很多人不知道,紅茶其實是湖南的傳統産品。常德地處北緯28°24′至30°8′之間,是茶葉最適宜生長的黃金緯度帶,其核心産區土壤呈弱酸性,河流發達,雨量充沛,早晚雲霧繚繞,白天陽光充足,好山好水育出好茶來。

  在1955年,湖南省茶葉公司選中桃源,在沙坪鎮建設茶廠,生産湖紅功夫茶。1957年,全國茶葉專家集聚桃源茶廠,進行切制分級拼堆實驗。1958年,全國開展技術革新,開始使用揉切機試製分級紅茶。安徽農學院編輯的《制茶學》裏記載,高級的湖紅和祁紅的分級紅茶全國最好,一直是中國功夫紅茶的代表。

  “新中國成立後茶葉出口換匯,國家指定湖南主要生産紅茶。在計劃經濟時代,湖南紅茶最高産的一年達到了7.8萬噸,湖南專門的紅碎茶廠有400多家,紅條茶廠有20多家。”對於湖南紅茶的歷史,曹文成如數家珍。

  相比當年的盛名,今天的中國紅茶只聞祁門紅茶、金駿眉,卻少有人知湘紅。“計劃經濟時代,紅茶出口換匯,國家補貼創匯,每創匯一美元,國家補貼三元錢。1980年代又全面放開茶葉市場。湖南紅茶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在國際市場上賣價不起,後來國家出口補助被取消,茶農茶企虧本,就不生産紅茶,400多家茶廠基本關門了。”曹文成分析説。

  復興

  巨大的紅茶市場以及茶養生理念的推廣提振湖紅信心

  今時今日來談湖紅的復興,湖南茶業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紅茶保健功能日漸被消費者認識並接受,秋茗茶館負責人李靈芝認為,湖紅有了復興的市場基礎。“茶時尚也像服飾、包包,有時候興跟風。”綠茶在湖南茶客中的群眾根基最深厚,近年來黑茶和普洱以減脂、刮油的功能,成為都市人的杯中物。西風東進,紅茶養胃、美容、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踩到了都市人對健康需求的點子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紅茶內銷量為7.84萬噸,而在2005年僅為1.21萬噸,6年時間增長6倍多。

  “中國的茶葉要與國際接軌,參與到國際競爭,必須要生産紅茶。”曹文成認為,對於湖南茶産業來説,紅茶産業升級轉型是順勢而為,因為在全球的茶産業中,紅茶的生産量和消費量在幾大茶類品種中是最大的,是國際茶葉貿易中的絕對主角。在2011年,全球茶葉生産總量為421.7萬噸,其中紅茶佔了75%。而印度、肯亞、斯里蘭卡等國家是紅茶生産、出口大國,其生産總量佔到全球紅茶産量的60%左右。

  “看到黑旋風的成功,讓我對紅茶旋風的颳起很有信心。”湖南桃花源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易懿説。安化黑茶在過去8年裏,不僅刷新了邊銷茶的低檔身份標識,一躍成為黑茶中的佼佼者,辦理QS認證的安化黑茶生産加工企業發展到近百家,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專賣店數千家,實現年産值50多億元。

  “論産地資源,桃花源的優勢更勝一籌,論區域發展優勢,常德是湘北門戶,湖紅再現輝煌應該是指日可待。”烏雲界生態茶葉合作社相關負責人這樣認為。

  突破

  湖紅飄紅需實現工藝、品質和品牌的升級

  説起湘茶,更多人可能知道南嶽雲霧等綠茶,知道君山銀針等黃茶,知道安化黑茶,但少有人説得上一款品牌紅茶。大眾所熟悉的錫蘭紅茶、大吉嶺紅茶、滇紅、祁門紅茶,無一是湘字號。

  “安化黑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安化黑茶’四個字就可以要得起價、值得了錢。湖南紅茶近年來有所發展,但我們更需要改變‘小、散、亂’的狀況,用叫得響的品牌來打市場。”易懿這樣認為。

  湖南省茶葉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感受到品牌帶來的影響力。其生産的臻溪金毛猴湘茶紅以獨特的花果香味,成為白宮奧巴馬招待貴賓的茶品。在今秋的一次訂購會上,一舉簽下1.5億元的銷售合同。

  在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的專家看來,紅茶産業升級的首個障礙是茶農和茶廠加工工藝的升級和改進。“湖南紅茶生産當務之急是提高品質,不能把芽頭摘了,去掉毛尖,留下梗子和葉子來做紅茶。要提升原料的檔次,改進加工工業,保證紅茶的品質和品質。”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

  而在終端消費環節的茶莊看來,如何擴大湖紅的吸引力是關鍵。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紅茶不像綠茶、黑茶,自創制以來,一直以外銷為主,在品飲、消費習慣方面有一個西風東漸、東西交融的過程。“中國老百姓茶葉消費得相對偏少,土耳其年每人平均消費茶葉超過6公斤,而中國不到一公斤,因此,我們在設計一系列的文化行銷方式,包括電子行銷、微信行銷等等,研究如何把紅茶推薦到茶館、賓館、酒店、超市以及老百姓的杯子裏,來推動湖南紅茶的興起和發展。如果中國人年均茶葉消費達到兩公斤,湖紅茶定能再現昔日輝煌。”曹文成對此充滿信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