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個人房貸鬆綁效果難測 基金經理無意加倉地産

  • 發佈時間:2014-10-09 09:38: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慶節前夕,央行突然“鬆綁”個人房貸政策,驟然提升了市場對房地産行業的預期。不過,從節後A股的首個交易日來看,地産股似乎對政策的“強刺激”反應並不激烈,除華遠地産等之外,萬科等大盤地産股表現平平。

  對於地産股下一階段的表現,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均持觀望態度。在他們看來,雖然房地産行業能否企穩,對於遏制當前中國經濟的下滑至關重要,但在歷經多年的狂飆後,房地産業內在的調整拐點已經出現,除非再度出現超預期的扶持力度,或大規模放鬆流動性,否則,房地産行業的調整趨勢不會因為政策調整而改變。有鋻於此,基金經理們對於地産股的投資,普遍呈謹慎態度。

  “超預期”難促“強反彈”

  有趣的是,雖然歷經了整整七天國慶假期的消化,但央行對個人房貸政策的顯著調整,卻似乎並沒有引起基金經理們足夠的興趣。在節後記者獲得的諸多基金公司觀點中,鮮有提及個人房貸政策變化的影響,關注點依舊聚焦在“滬港通”以及軍工概念股等熱門板塊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基金經理們並不重視房地産行業。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總監就向記者強調,雖然中國經濟正在轉型,但房地産行業由於體量龐大,目前仍是左右中國經濟方向的重要力量,如果房地産行業下跌速度過快,勢必會拖累中國經濟再下一個臺階,不利於實現“穩增長”。

  該研究總監還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産一直是他們觀察的重點,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對中國經濟趨勢的判斷,對A股投資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他認為,目前主要通過逐步取消此前對需求端的限制性政策來刺激房地産,但在多年的飆漲後,目前的高房價已經顯著抑制了剛性需求的增長,僅僅意圖通過“鬆綁”政策來提升需求,恐怕只能收一時之效,對改變房地産的趨勢性下滑並無太大幫助。

  有基金經理認為,此次變更對首套房的認定,並提高貸款利率折扣幅度,確實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這表明瞭為樓市“托底”的心態。“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三季度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情況可能比想像中的要疲弱,樓市如果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就會讓經濟‘穩增長’的目標無法實現。”該基金經理説,“不過,即便出臺了這樣一個可以稱之為‘強刺激’的政策,也很難改變房地産下滑的趨勢。房地産上漲到目前位置,除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帶動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2009年以來流動性的大幅度寬鬆,但現在這兩個重要因素都在改變。從這個角度來判斷,政策變化或許會給地産股帶來短暫的套利空間,但並不足以構成中期的投資機會。”

  “新經濟”仍是主旋律

  出於對房地産行業中期調整的預期,雖然政策刺激帶來短期利好,但許多基金經理並無意加倉地産股。與此同時,儘管眾多代表轉型方向的新興産業板塊估值高企,被視為出現“泡沫”,但許多基金經理卻依舊癡迷於此。

  萬家基金表示,近兩年的A股是新經濟的牛市,很多小股票都出現了一定的泡沫,但在轉型初期這類領域的泡沫化是良性的,而如何在投資過程中拿捏泡沫的度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是現在來看,實際上可以通過活絡資本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和新三板為代表的資本市場來撬動和鼓勵民間投資。本輪創業板以及其他中小票的大幅上漲,創造了不少的千萬富翁,而這部分資金今後的去處可能也是未來的産業方向。所以,在轉型的初期,這類領域的泡沫化對於各方都是多贏。

  萬家基金進一步表示,回顧細分板塊的表現,過去一年多來表現比較好的新興板塊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領域:製造業(不包括汽車)、網際網路領域、泛汽車行業以及新能源(包括節能等)行業。當然,除上述主要具體方向,還包括生物醫療、智慧醫療、食品安全和國企改革等細分領域。根據wind的統計,上述重點4個領域凡是和這些概念相關的股票都算進去,總市值大概低於全部A股的一半,年初以來總市值加權漲幅超過三成,這顯然已經是新經濟的牛市。□本報記者 李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