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 發佈時間:2014-10-09 08:33:4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銀行近日小幅下調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又引來部分西方學者所謂“唱衰中國經濟”的老調重彈。但是,如果真正讀懂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輿論的觀點,不難發現,減速其實是中國經濟邁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正確路徑,並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行均認為中國政府有足夠的能力和手段防止經濟“硬著陸”,世界也應逐漸適應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轉型升級的“新常態”,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惶恐不安。

  中國經濟當前已由高增長階段進入了更加注重增長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著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中高速增長期。對於這種因轉型升級和政府主動調控而出現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新常態”,兩大機構持理性看法。

  世界銀行在《東亞經濟半年報》指出,中國政府在控制地方債、抑制影子銀行、應對産能過剩、治理污染等方面的舉措將使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日本經濟新聞》也認為,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比起“量”來更應追求“質”。

  其次,在世界多數經濟體仍需將“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的時候,中國則以“戰略定力”將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將著力點放在調結構和改革上,有助於下行風險加劇的全球經濟保持穩定。

  IMF在剛剛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引爆金融危機的舊有矛盾沒有完全解決,人口老齡化和生産率增長緩慢使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的新問題浮出水面,一些發達經濟體還面臨長期停滯的風險。

  金融危機以來,IMF和世行一直呼籲各國應對結構性改革更有緊迫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在所著《失衡:美國和中國的相互依賴》一書中談到,中國經濟結構中正在發生重要而又值得理解的轉變,這種轉型需要較低的增速,這對中國的改革和經濟再均衡是個不錯的消息,對世界同樣如此。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考希克·巴蘇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隨著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中國經濟不用維持很高增速就可以保證就業增長和社會穩定。

  其三,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雖然中國經濟轉型還在進行時,但是很多國家已經分享到了中國轉型的紅利。如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斯特凡·塞利格日前所説,中國經濟向內需驅動的轉變將給美國企業對中國出口創造很多商機,美國政府對中美貿易前景持樂觀態度。

  自2007年以來,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場,僅次於墨西哥和加拿大。

  中國正引導經濟擺脫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轉為依靠消費拉動。在打造消費型社會的過程中,單是中國出境遊人數的連年增長、中國遊客強大的消費能力就給世界帶去福音。

  據世界旅遊組織數據,2013年中國以近1億人次出境旅遊,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市場。今年,中國出境遊步入1億人次時代幾無懸念,中國出入境旅遊貿易逆差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10年前,中國在全球出境遊消費的份額為1%。這一數字2023年將增長至20%。未來10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將再翻一番。

  經濟轉型對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是易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仍然面臨投資過高、消費不夠旺盛的問題,服務業在經濟中所佔比重也低於發達國家水準,轉型升級還有很大空間。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走向穩健,更多的紅利必將釋放出來,並將增益世界。

  記者劉劼 江宇娟

  (新華社華盛頓10月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