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本逐利”強化銀行資本硬約束

  • 發佈時間:2014-10-09 05:20: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銀行“差錢”的消息不絕於耳,對外源性資本補充的依賴越來越強。表面原因有三:一是貸款規模迅速擴張,風險加權資産增長;二是銀行不良貸款率持續反彈,資本消耗增多;三是監管從嚴,《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提高了資本管理要求。但深層次的原因在於銀行固有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一直以來,我國銀行發展模式主要依靠發放貸款,盈利主要依靠息差收入,銀行只有不停地擴大貸款規模,才能保證利潤持續增長。而貸款規模的擴張,需要增量資本支撐業務發展,需要增量資本來防禦和覆蓋風險。內源式資本補充速度無法滿足資本充足率約束下貸款增長的需要,便只能依靠外部融資來彌補。銀行對外源式融資的深度依賴,反映出銀行資本內生動力的不足。

  筆者認為,要“將本逐利”,牢固樹立資本制約資産意識。銀行是高杠桿行業,8%的資本充足率對應的杠桿率就達到了12.8倍。因此,銀行更要充分認識到資本對於業務撬動的核心作用,將資本作為資産發展的硬約束。做到“將本逐利”,按照自身資本的品質和數量,決定資産規模大小和利潤水準高低。而不是“將利逐本”,先把資産規模和盈利水準做上去,反過來“倒逼”所需要的資本數量和外部融資的規模。“倒逼式”的資本補充方式,其結果只能是“饑不擇食”:內源性資本補充不夠,就靠外源性資本來湊;公開增發不行,就搞定向增發;單純資本補充不了,就發混合資本債務。

  銀行要堅定不移地轉變發展方式。從本質上講,息差是具有一定壟斷性的“政策紅利”。依賴息差和規模增加利潤,反映了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仍然處於粗放階段。從西方國家金融發展歷程看,銀行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利息收入將會逐步降低,而非利息收入將會逐步增加。從國際市場經驗看,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市場運作機制將發生深刻變化,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過程,也是銀行利息收入減少、非利息收入增加的過程。非利息收入佔比提升也是利率市場化的應有之義。

  未來,銀行要由外延式發展轉型為內涵式發展,由粗放型發展轉變為集約型轉變,放棄依賴貸款擴張的增長路徑,堅定不移走“輕資本”節約型發展道路。要加快轉型,強化創新,提高服務的技術含量;不僅為客戶提供簡單的“融資”支援,還要為客戶提供不消耗資本或者少消耗資本的“融智”服務;要將單純的依賴息差、大量消耗資本的盈利模式,轉型為提供資金和服務“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