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新政兼顧穩增長調結構
- 發佈時間:2014-10-09 05:19:5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淘汰落後技術和過剩産能,實現技術升級、提升競爭力,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支援,但這種支援不再只是簡單的擴大貨幣供應和加大固定資産投資,而是配套施以稅收優惠等微刺激方式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以稅收優惠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支援中小企業創業創新。這一舉措對刺激微觀主體,推動相關投資,進而提升工業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以前,企業新購設備等,均作為固定資産入賬並按年提取折舊費用。比如,電子儀器設備折舊年限為3年到8年,年折舊率約為11%至33%。如今,按照新政策,新買設備不超過100萬元可以作為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也可按照60%的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新老政策比較,最大的區別在於企業能將未來幾年的折舊費用等提前到當期來抵扣。這一舉措將為實體經濟帶來兩方面利好。
首先,這一政策相當於一次大規模減稅,有利於穩增長。對企業來説,收入減去成本後才是應稅額。折舊作為成本費用,若是企業提取較少,應稅額便會增多;若是多提折舊,會加大成本減少利潤,從而當期所得稅也會減少。因而,折舊能夠起到抵減稅負的作用,這被稱為“折舊抵稅”或“稅收擋板”。新政策允許加速折舊,意味著一次性把成本加大了,當期的稅就可以相對減少了。另外,加速折舊還相當於未來的錢可以現在用,就像住房按揭。因此,加速折舊政策將起到盤活企業現金流,使企業減少稅負,有更充裕的現金用於生産經營。
折舊新政對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中國經濟和諸多面臨資金難題的企業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目前,在大大小小的企業當中,資金相對充裕的國企也面臨較高負債的局面。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國企資産負債率超過65%。可見,資金緊缺已經成為制約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折舊新政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有媒體測算,實施折舊新政後,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預計節省稅收高達2333億元,如果把所有非上市企業也算在內,減稅約5000億元,對經濟發展無疑能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這一政策可以加快製造業轉型,有利於調結構。新政策對生物、電腦、資訊服務等新興産業實行加速折舊方法,意味著政策在減稅的同時,兼顧對調結構進行引導,加大對創新、技術改造的支援和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扶持。這也正是新政策定向鼓勵製造業投資的高明之處。對傳統行業來説,只有研發設備的投資才能加速折舊,而擴大産能的投資是不能加速折舊的,這相當於鼓勵傳統行業加快技術升級、限制盲目擴大産能;對醫藥、高端製造等新興行業而言,所有固定資産投資全部“開綠燈”,不管是研發投資還是新增産能都可以加速折舊。因而,這對於改善製造業投資、加快産業結構升級是巧妙的一步棋。
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微觀個體正是一個個企業。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時期,企業淘汰落後技術和過剩産能,實現技術升級、提升競爭力,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支援,但這種支援不再只是簡單的擴大貨幣供應和加大固定資産投資,而是配套施以稅收優惠等微刺激方式。此前一系列結構性減稅、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逐步釋放效應。今後一段時期,作為重要經濟杠桿的稅收工具還有更大的調節空間,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實現持續穩定增長髮揮更大的促進作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