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民創業:正從口號變風尚

  • 發佈時間:2014-10-08 04:59: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無論是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還是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從都市到小鎮,從院校到社會,創業,已從政府號召並營造全民創業氛圍轉向群眾主動創業——

  創業,為經濟增彩

  劉金星、高建業、忻蒙山,3個年輕的大學生放棄了曾經的企業副總和公司職員等穩定工作,毅然自己創業,當上了資訊化“擦鞋哥”。經過半年的孵化,目前企業會員已經發展到1500多人。

  3位“擦鞋哥”自主創業的背後,是河北省保定市今年以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的全民創業行動。今年年初,保定市把全民創業行動當作一項戰略舉措,並將其視為加快經濟發展、改善環境的重要途徑。

  這樣的創業故事,記者聽到太多,也採訪了不少。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數據,今年1至8月份,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813萬戶,同比增長14.0%;其中新登記註冊企業233萬戶,增長55.4%。

  數量猛增的背後,是産業結構的持續優化。第一、二産業基礎性地位進一步加強的同時,三産持續保持增長勢頭。在新登記註冊企業中,第三産業企業數量佔比達到78.5%,高新技術、文化娛樂及科學技術服務業等行業新登記註冊企業保持高速增長。

  從電子通信到傳統製造業,從高端服務到擦鞋小店,創業者的身影在各行業各領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表面上是創業增速的換擋,本質上卻是增長動力的轉換。短短數月時間裏,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獲得新生機,這些行業的新登記企業數量增速,遠高於新增企業數量的平均增速。

  改革,為創業鬆綁

  創業,得到了改革的支援。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先後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有效降低了創業成本和市場準入門檻,調動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熱情。

  3月初實施的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掀起一輪創業熱潮,使新增個體私營經濟成為解決就業的主渠道。截至8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37億人,比2013年底增長8.5%。

  自上而下開展的簡政放權含金量進一步提高,更有力地推動了創業激情。從年初,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重點突出企業主體設立、生産許可、經營範圍、資本和資産處置等與企業生産經營息息相關的領域,到6月,我國再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指投資創業、科技創新及擴大就業等增加市場活力要素。一批批行政審批項目取消下放的政策紅利,讓企業受益匪淺,更讓創業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與支援。

  政策,為發展助力

  從《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的出臺,到九部委致力於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的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問世;從各地支援創業配套政策的密集發佈,到各地創業園的日漸興旺。一系列改革的組合拳,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的信號可謂立體交叉,創業風尚的形成便水到渠成了。

  雖然各地公佈的一項項創業政策和創業規劃還在不斷細化和完善之中,但能讀出的是,全民創業,著眼點不是在眼前,而是在長遠發展。各地探索創業舉措的新點子、新路子,其目的是將近期目標和長遠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業服務體系,不只引導全民創業,更是要創好業、創成業。例如成都市在探索大學生創業時,引入“創業項目超市”、“創業苗圃”等概念,創新地進行了“創業種子”遴選,通過定制式、精細化的“創業種苗”培養,不僅激發了大量“金點子”,提高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大學生還未走出校門時,就能在校園認識創業,獲得創業和管理經驗。

  連結

  登記制度改革帶來利好

  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實施6個月以來,激發了市場活力。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數據,今年3至8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659.59萬戶,同比增長15.75%,註冊資本(金)10.79萬億元,增長66.70%。其中,新登記註冊企業192.7萬戶,增長61%,註冊資本(金)9.84萬億元,增長79.16%。

  隨著市場主體數量及註冊資本快速增長,各類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活力得到激發。8月,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32.09萬戶,同比增長45.58%。

  截至8月底,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581.13萬戶,同比增長13.21%,註冊資本(金)119.59萬億元,增長24.94%。

  (本報記者 韓秉志整理)

  點評

  創業是場馬拉松

  創業是一個艱苦而複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於求成則可能欲速而不達。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可以幫扶、引導,但讓政府大包大攬並不現實。創業者也要有自己的底氣和主動性。

  説到底,以創業帶動就業,猶如一場馬拉松比賽,靠的不是短期的爆發力,而是持久力和協調性,是百折不撓的意志。這對政府、社會力量和創業者來説,都是長期的考驗,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一方面,政府部門要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把鼓勵創業和改善民生緊密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創業者也要腳踏實地,正確看待成敗,在創業中錘鍊自己,提升自身能力。相信終有一天,創業風尚將匯成纍纍碩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