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辦一張有民營特色的財經報

  • 發佈時間:2014-10-08 03:51: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天,10月8日。

  今起,我們,中華工商時報改版了。

  1989年10月6日,中華工商時報橫空出世。它一誕生,就開風氣之先,破“千報一面”而獨樹一幟。它作為綜合類財經媒體,匯集“商味”、“民味”、“海味”,書寫了時報那個時代的傳奇和輝煌。

  革故鼎新路上,時報從未停歇。

  今時今日,媒體競爭日益激烈。變革,圖存;變革,圖強。這是媒介大勢所趨,也是時報必由之路。

  我們深知,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改版的實質和核心,是要打造獨具特色、獨樹一幟的媒體。是則成,否則敗。因為特色就是不一樣、差異化、差別化,就是生産力、競爭力、生命力。在傳媒界,特色就是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不可替代的獨具特色,是時報今日生存之理、發展之道、強大之本。

  特色時報,如何鑄造?

  聚焦民營,辦有底色的財經報。綜合財經類媒體,這是時報的概略劃線,初始界定。獨具特色,必須精準定位,廓清底色。時報底色在“民營”二字。民營底色,歷史必然。

  一方面,這是我們時報的天職和本分。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全國工商連線關報這一根本定位,促進“兩個健康”這一工作主題。

  另一方面,是因為“民營”夠格和夠分。今天,民營經濟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2013年,中國民營經濟貢獻的GDP總量超過60%。截至今年4月底,登記註冊的私營企業近1320萬戶。而1989年,中國私營企業僅9萬戶。

  世易時移。今天,我們的鏡頭必須牢牢鎖定、聚焦民營。

  在版面上,民營底色就是要堅持點面佈局。用主要版面、重頭文章、大量篇幅,突出民營、專注民營、聚焦民營。同時,用“廣角鏡頭”關注綜合財經。並且從“民營視角”切入,為民營企業、民營人物廣開心智、拓寬視野。

  在內容上,民營底色就是要堅持雙線貫穿。一條是民營經濟線,一條是人物線。這是“兩個健康”題中之義。見事也要見人。要下功夫刻畫這一群體人物獨有的品格、膽識和智慧,大力宣揚精英人物、精彩人生、精典故事。

  深耕民營,辦有底氣的財經報。

  今時今日,有人説媒體沒“新”聞。這話有道理,但不全對。不錯,分眾化把媒體市場切割得越來越細,網路化把第一落點市場壓縮得越來越扁。但我們在擁抱數字化媒體的同時,更深感紙媒再造重生的價值和意義。

  沒有新聞,愧叫“報紙”;沒有內容,何談陣地。叫,也沒底氣。

  今天,時報申明:新聞立報,內容為王。

  今天的民營經濟,具有地位重要性、數量龐大性、地域廣闊性、類別多樣性、業主精英性等重要特徵。這是一個新聞資源的超大富礦,這是一個催生新聞的肥沃土壤。這是我們時報辦報的深厚基點、立報的堅牢礎石。

  接地氣才有底氣。我們要走進民營、深耕民營、融入民營:讓“獨家”發佈,“新鮮”出爐,“深度”報道,“靚麗”展示,紛紛登場,盛裝亮相。從而,打造“抓眼球、撼人心”品牌文章、品牌欄目、品牌版面,讓時報成為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統一戰線的主流媒體、中國財經領域知名媒體、中國民營經濟權威媒體。

  新聞立報,我們框架結構變了,即“新聞板塊+週刊板塊”。我們一方面,集中優勢兵力做足第一落點,打造新聞。另一方面分兵把守做好第二落點,讓週刊也有新聞。

  我們是報紙,我們有新聞。

  守護民營,辦有底線的報紙。

  守護民營,先要守住自我。時報應當成為民營輿論的一塊凈土。我們將堅守政治品格,堅守職業操守,堅守法治精神。守護民營,敢為民營説話,敢為民營挺身,也敢對其不良現象説不。

  我們深知,改版只是一個應然設計,實然操作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在路上,我們會努力。

  我們深信“開門辦報”至理。我們誠望,千千萬萬的民營企業,各級統戰部門、工商聯,商界、財界、政界、學界人士及媒體同仁,一如既往地關心、理解和支援中華工商時報事業,共同打造中國民營經濟輿論高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