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豐天下安

  • 發佈時間:2014-10-03 06: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割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收割。 本報記者 李景錄攝

  

  7月3日,廣東省徐聞縣農民喜獲豐收。 本報記者 趙 晶攝

  

  9月25日,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國貿農業科技園工作人員與豐收的糧食合影。本報記者 趙 晶攝

  

  用戶選購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生産的“東方紅”牌拖拉機。 本報記者 李景錄攝

  今年我國夏糧總産量再次創出歷史新高。

  夏糧十一連豐背後是一系列給力的支農政策。從2004年至今,中央連續出臺了11個“一號文件”,就“三農”問題做出重大部署。穩步增産也體現了科技創新的力量——一項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加速了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也享受到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務。

  “三農”,國家之重,社稷之重,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打開共和國“三農”畫卷,田野上稻穀飄香,農民口袋豐盈充實,農村面貌日新月異。

  “山水田林路,農林牧副漁”。農民收入不斷增長,農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農林牧漁全面發展,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政策引領農民增收

  走進山東省博興縣灣頭村,手機WiFi列表就跳出一串信號名稱,讓人頗感新鮮。無線網路一搜“一大把”的背後是該村幾乎每家都上網賣草柳編工藝品。從原來的出口加工基地,到現在的“淘寶村”,村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灣頭村的淘寶網店有500多家,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0多家。

  對不斷富裕起來的億萬農民而言,中央一號文件是一份親切的文件。1982年,黨中央發出了第一個關注“三農”的一號文件,肯定了“包産到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收入進入高速增長期。然而新世紀初,農民收入一度出現徘徊不前的狀況。2004年,黨中央發佈新世紀的第一個關注“三農”的一號文件,當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上年的2622元增加到2936元。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稅佔國家財政收入曾達39%左右。到2004年這一比例雖僅為0.92%,但農業稅總額仍達上千億元。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稅,億萬農民從此告別“皇糧國稅”,年均減負1335億元。中央還加大了對農民的補貼力度,農民享受到種糧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按此測算,平均每生産1斤糧食,國家補貼0.14元。

  從2004年至今,中央連續出臺了11個“一號文件”,分別就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等做出部署。在此基礎上,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13年達到8896元,實現了歷史上首次“十連快”。2010年以後,主要農産品産量增、價格好,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工資漲,推動農民收入增幅連續4年超過城鎮居民,城鄉收入差距開始縮小。

  科技助力農業增産

  1949年中國糧食每人平均佔有量不到420斤原糧。如今,我國每人平均糧食産量達到890斤,超過世界平均水準。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創造了用佔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的奇跡,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從2004年,我國糧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10年增産。在耕地與水資源約束“雙緊”、氣象與生物“雙災”、物化與人工成本“雙漲”等考驗下,這不僅打破了“兩豐一歉”的傳統週期波動,還為國際糧食市場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他農産品也極大豐富。如今,從超市到集市,粗糧細糧一應俱全、蔬菜魚肉水靈新鮮、副食零食目不暇接,“菜籃子”更充實,“果盤子”更豐富。主要農産品實現由長期短缺向總量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跨越。油料、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産品産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棉花、糖料等穩定發展,市場供應充足。

  增産的背後是科技的發展。65年來,一批重大農業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成為推動中國解決吃飯問題的“鑰匙”:雜交水稻育種世界領先,新型抗蟲棉、雙低油菜成功研發,瘦肉型豬雜交組合、中國黑白花奶牛等優良種畜品種問世……以人力畜力為主的傳統農業正在加速向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轉型。

  改革勾勒美好鄉村

  “春賞花,秋採果。旅遊業,辦得火。”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梨花村按照“一街一品”在道旁栽種了石榴樹、柿子樹等。隨著鄉村旅遊升級,新農村生産、生活、生態逐漸融合。目前全國農家樂已超過150萬家,休閒農業聚集村超過9萬個。

  新農村不光要環境美,還要讓村民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自2012年起,我國各級財政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力圖做到“小病就近看、大病有保障”。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成功推進。從2009年以來實施的新農保得到農民的歡迎,參保積極性空前提高。新農保著力解決農民“老有所養”問題,實行個人賬戶與基礎養老金相結合的制度模式,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支付。

  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教育開始實施。國家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在黨的農村政策沐浴下,農村面貌加快改善,農村改革穩步推進。圍繞著“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目標,廣袤鄉村正發生著世人矚目的巨變。(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