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④福建三大傳統特色産業“逆勢突圍”

  • 發佈時間:2014-09-30 08: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長富 辜英 張軒宇 羅國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新聞: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①4歲前海:金融改革成果初收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② 深港合作新突破 港企集聚地見規模

  新中國成立65週年·“新亮點新成就”系列③青海借機“新絲路”:生態為本 交通先行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消費持續走低,福建省以輕工産品為主的民營企業相繼陷入了“經營寒冬”,省內特色産業國際航運市場也不景氣,這種低迷的市場形態也影響了福建漁業的發展。面對市場逆境,三大領域積極謀求産業轉型升級,不斷改革,從而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新常態,為福建經濟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走出國門福建遠洋漁業經濟發展獲實效

  福建是我國傳統漁業大省,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福建遠洋漁業發展勢頭喜人,成為該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中國經濟網從福建省海洋漁業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福建全省新增外派遠洋漁船24艘,全省外派遠洋漁船達433艘,上半年完成産量13.69萬噸,同比增長22.67%,實現産值15.09億元,同比增長44.33%。

  福建遠洋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當地養殖企業“走出國門”的大膽嘗試。福建的養殖業全國聞名,但也面臨養殖場空間萎縮、養殖成本高企的問題。福建省水産加工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金秋對中國經濟網表示,福建的養殖業發達,設備先進,種苗和飼料都很好,而國外不少地方人力成本低、氣候適宜、水質好,境外養殖充分利用了國內外的各自優勢,已經成為福建發展遠洋漁業的新路子。

  另外,李金秋表示,遠洋漁業的亮麗表現,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8月份,福建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遠洋漁業發展六條措施》,從扶持遠洋漁船更新改造、建設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提升遠洋捕撈産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準、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強化財政金融支援、提高遠洋漁業通關效率等方面入手,對遠洋漁業予以扶持。

  據“六條措施”規定,福建對遠洋漁業産業園區項目用地、用海優先予以保障,對省發改委、海洋漁業廳認定的遠洋漁業産業園區,省級預算內投資資金給予適當補助或貼息,最高可達500萬元。

  按照福建規劃,到2017年,全省遠洋漁船規模將達700艘,遠洋捕撈産量60萬噸、産值80億元,建成15個境內外遠洋漁業基地。

  民營經濟的典型:泉州全面推動轉型升級

  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林伯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今年1~7月,泉州民營經濟增加值達2459.13億元,增長10.5%,其中,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達1404.47億元,增長12.4%;民營投資1186.36億元,增長30.3%。據了解,泉州民營經濟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遞增,民營經濟佔全市GDP的82.2%。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行,泉州的民營企業也遭遇不同困境,林伯前也向中國經濟網坦言:“當前的形勢不是不樂觀,是非常嚴峻。”

  面對困難,泉州再次“主動出擊”。林伯前告訴中國經濟網,泉州從推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支援企業全方位創新,優化政府服務、強化政策扶持等方面,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泉州還利用國務院賦予的“金改區”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打破體制機制約束,加快構建金融服務體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全力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林伯前説:“泉州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為支柱的特點沒有改變,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備受關注的紡織鞋服行業迎難而上,站穩腳跟;與此同時,極少數鞋服企業、小微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被淘汰出局,是市場競爭的常態。”

  轉型升級 福建福安船舶打造百億産業集群

  

  圖説:福安長興重工建造120米“川宏68”海洋工程船。福安市船舶行業協會供圖

  船舶産業是福建福安的特色産業和支柱産業,歷史久、基礎好,是福建省四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是不可丟棄的傳統産業。早期福安船舶企業很有創造力,幾乎任何船型都會造,創造了許多奇跡,但也導致特色不明顯,結果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同時,船舶企業的小而散、小而弱、小而全,設備薄弱、技術水準低、産能利用率不高,抗風險能力、免疫力弱,發展空間小。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行業發展整體陷入困難、明顯下滑。加快企業重組、整合優勢産能、加快轉型升級成為福安船舶企業重振信心的根本出路。

  為此,福安市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近年出臺的船舶工業産業指導政策和各級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政策措施,務實出臺了扶持船舶工業重點企業加快發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從稅收獎勵、鼓勵出口、財政貼息貸款、支援金融擔保、技術合作、技改、上市、創牌、用電、用海、用地和服務保障等方面予以實實在在的扶持,幫助船企度過“寒冬”,推動船舶工業加快轉型升級。

  福安市政府黨組成員鄭源對中國經濟網表示,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福安市船舶産業堅持實施“精、特、優、新”的發展戰略,已經實現了近乎90%的産品轉型,有力的拉動了船舶産業的平穩增長。

  鄭源説,“現在是海洋漁業船型更新換代的時期,國家推出了標準化的船型,我們也基本對接上了。再算上小型的加油船,基本上實現了産品的轉型升級。”

  鄭源解釋道,通過産品轉型,福安目前造的主要是附加值高、市場較好的船舶。以産品為紐帶,帶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像海工船方面主要提升生産,設計能力;漁船方面,福安從研發到設計都可以獨立完成,過去是整體建造,效率低、難度大,現在實現分段製造,效率得到提高,這也是國家提倡的現代化造船模式。

  另外鄭源強調,整合資源、兼併重組、集約發展是轉型升級的另一個方面。鄭源認為:“未來,東南造船廠如果把主力船型放到長興船舶重工來生産並形成資源共用,預計到2018年即可做到20億元的年産值,而目前長興船舶重工還不到5億元的年産值。”

  據悉,福安市船舶産業定位為百億産業集群,2014年産值目標為70億元,1~7月完成産值近40億元。福安市船舶行業協會秘書長林瑞金指出,當前,福安船舶産業發展總體上仍沒有逆轉困境,行業經濟下滑壓力仍然很大,融資難、交船難,接單難依然是制約福安船舶産業發展的攔路虎,部分船企“有單不敢接、不願接”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據悉,造成“有單不敢接”的原因是國際上有部分船東對航運市場信心不足,甚至出現“逃單”現象,連交付的20%定金都不要了。

  儘管面臨不少困難,但以轉型升級推動産業新突破,已經成為福安政府和企業的共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