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灌溉利用率提高10%,等於每年省出一條黃河用水量--水利部負責人談節水灌溉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9-29 17:40:1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于文靜)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一方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社會用水都在增加……我國水資源“家底”還有多少?能否通過節水支撐發展?水權制度能否成為解決“水瓶頸”的新亮點?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舉辦的中國節水灌溉狀況發佈會上,水利部有關負責人做出回應。
全國節水灌溉面積佔灌溉面積43%
我國每人平均水資源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28%。隨著人口增加、經濟快速發展和對生態環境品質要求提高,水資源不足成為嚴重的瓶頸制約。
“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出路: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就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和水準而言,節流應為首要途徑。”水利部副部長李國英指出,農業是第一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最具潛力的行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截至2013年底,全國有效灌溉面積達到9.52億畝,其中節水灌溉工程面積約佔有效灌溉面積的43%。低壓管道輸水、噴灌和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佔有效灌溉面積的22%。
李國英指出,節水灌溉節約了水資源,2000年以來,我國農田畝均灌溉用水量由420立方米下降到361立方米,畝均增産糧食10%至40%,高效節水灌溉實現了水肥藥一體化,提高了肥料、農藥使用效率,促進了現代農業和節水産業發展。
下一步,將加大已有灌區的節水改造力度,全面實施東北節水增糧、西北節水增效、華北節水壓採、南方節水減排等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建立節水灌溉倒逼機制、激勵機制和長效運作機制。
全社會用水不斷逼近“天花板”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表示,根據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目前全國31個省份的總用水量為6183億立方米,在年度目標控制的範圍之內。
李國英指出,我國水資源可利用量是8140億立方米,要力爭到2020年,將總用水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到2030年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
農業是用水大戶。據介紹,2000年以來,我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43提高到0.52,農田灌溉用水量佔全社會用水總量的比例從63%降低到55%。
“別小看只有8個百分點的下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李國英説,全國農田灌溉的用水量一年平均在3400億至3700億立方米之間,能夠提高10%的利用率,就能節約出300多億立方米的水。
他坦承,我國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並不很高,只有0.52,意味著48%的水在灌溉的過程中被浪費掉了,還有節水的空間。
據了解,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用水佔全社會用水比重大約是40%,發展中國家是60%至65%,我國是55%。下一步,我國將加大農業灌溉節水力度,使農田灌溉用水佔全社會的比重繼續下降。
“兩手發力”促進節水灌溉
記者從發佈會獲悉,我國將探索建立節水灌溉節約水量使用權交易和政府回購機制。“這是鼓勵農田灌溉節約用水的一種激勵機制。”李國英説。
李國英錶示,根據統計,大水漫灌每畝地用水約為400立方米,噴灌可為200立方米,滴灌可為100立方米。採用高效節水灌溉方式之後,原來分配的水權用不完,可通過建立農村用水權的交易機制,賣給相鄰的用戶。
“有的用戶家裏由於土地流轉、規模擴大,原來分給他的水不夠;他再向政府要沒有了,只有從相鄰農戶節約的水量裏購買這部分使用權,雙方可以協商價格,這是交易機制。”李國英説。
他也指出,有的情況下,農民節出的水沒有人買。“你種了一畝三分地,我也種一畝三分地;你節水,我也節水,大家節約出來的水沒人要,這時候政府要建立一個回購機制。”
他舉例説,賣給農民水權的時候,一立方米的水可能是0.5元錢,回購時可以是0.51元,體現出對節水的激勵,讓農民在節水灌溉中不僅增加糧食産量,而且獲得一筆新收入,這種機制有利於促進採用灌溉新技術。
據了解,目前在甘肅黑河流域張掖地區,農民之間已經用水票開始進行交易;在湖南一些灌區,政府的回購機制已經建立,實踐證明收到了積極效果,下一步將在全國更大範圍內推廣這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