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近一個不一樣的金融市場

  • 發佈時間:2014-09-28 03:32:4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25日,“危機後的場外市場改革深化與機制創新”國際研討會暨2014年度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全體會員特別大會在上海舉行。這次國際場外金融市場業界的重要會議,讓世人再度將關注的目光聚焦于作為聯合主辦方的上海清算所。本報近期專訪了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如何定義上海清算所與中國金融市場的關係?

  許臻(以下簡稱“許”):上海清算所2009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作為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專業化的中央對手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落戶上海,使得金融市場清算業務迅速向上海集聚。上海清算所有力支援了上海建設全球人民幣産品定價中心,將迅速提升上海在人民幣産品市場上的全球服務能力。

  根據國際經驗,國際金融中心城市需要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特別是多層次金融衍生品市場體系的建設,中央對手清算機構在此間至關重要。可以説,中央對手清算機構在哪,場外金融市場特別是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中心就在哪。

  記:作為專業化的中央對手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所做的金融業務與普通的金融業務有什麼區別?

  許:在各種金融機構中,中央對手清算機構的業務是相對高端的,好比金融領域“皇冠上的明珠”。作為專業化中央對手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做的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的市場,不是散戶投資者的市場。業務是為銀行間市場提供以中央對手清算為主的直接和間接的本外幣清算服務,包括清算、結算、交割、保證金管理、抵押品管理等。

  記:我國場外金融市場發展狀況如何?針對場外金融衍生品的集中清算安排發展如何?

  許:目前,倫敦、紐約、法蘭克福、芝加哥、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無一例外都有中央對手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在中央對手清算機制建設的領域,與國際同步。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被歸咎於不受監管的場外金融衍生産品市場過度發展。危機後,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系列峰會就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全面引入中央對手清算機制達成國際共識。為了兌現G20峰會承諾,美、歐、日等出臺了各種針對場外金融衍生品的集中清算監管要求。我國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已經初具規模,2013年全年交易量達到24.2萬億元人民幣。為落實G20承諾,我國央行今年1月28日發佈《關於建立場外金融衍生産品集中清算機制及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集中清算業務有關事宜的通知》,宣佈將對銀行間市場參與者達成的場外金融衍生品實施集中清算。其中,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的相關品種,於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強制性的集中清算要求,邁出了我國場外金融衍生品強制集中清算的第一步。

  記:清算所如何在強化中央對手清算安排的同時,推動中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繁榮?

  許:確實,中國市場的情況和國外不一樣,人家是衍生品市場過度發展引發危機,而國內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才剛起步,必須先培育市場,同時提供中央對手清算服務。在産品設計上,考慮滿足實體經濟的真實需求,推出人民幣遠期運費協議(FFA)中央對手清算業務後,進一步拓展鐵礦石、動力煤等與航運相關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金融衍生品市場中央對手清算業務。

  此外,上海清算所還致力於推動上海形成全國企業信用類債券的託管結算中心,幫助更多企業發債,使企業融資渠道多元化、融資成本降低,從而達到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