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大阿福”:傳承千年的吉祥文化
- 發佈時間:2014-09-27 07:33:1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蔣培玲
有人説,到無錫除了要去東林書院聽風雨,更要到惠山腳下看泥人。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西郊的惠山街區,是一個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江南古鎮。遊人到此,幾乎隨處可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泥人,而人們最熟悉、最受歡迎的要數惠山“大阿福”,被譽為“最具東方色彩”的彩塑。
惠山泥人始於南北朝時期,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這裡製作的泥人,以獨特的藝術造型、鮮明的民族民間色彩和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而蜚聲中外。關於惠山泥人的起源有很多,一説是戰國孫臏泥人擺陣鬥龐涓,另一説是明代劉伯溫挖土捏泥人斷龍脈,但是百姓中間流傳最廣的還是“大阿福”説。
相傳,古時惠山有四隻怪獸,即毒龍、惡虎、臭黿和刁馬,經常傷害人畜,踐踏莊稼。後來有個天神“沙孩兒”化名阿福入山與四怪搏鬥,四怪被除,但阿福亦因流血過多,離開人間。為紀念阿福,人們用腳下的泥土捏制了其生前形象,取名“大阿福”。另一個故事是:惠山有怪獸年,它白天吃太陽,晚上吃月亮,把時間攪亂了,致使百姓生活不得安寧。後阿福降臨,把年抱在手中,馴服了怪獸年,村民的生活得以安寧,從此家家戶戶都捏阿福形象的泥人,以祈求平安。還有一個傳説是:古時惠山一帶荒草叢生,經常有野獸出沒,危害人類。後來,深山裏來了兩個人形巨獸,名叫“沙孩兒”,它們力大無比,山中各種猛獸長蟲,只要見到它們微微一笑,就會俯首貼耳地投入它們的懷抱,任其吞食。自從出現了“沙孩兒”之後,附近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了。人們便根據它們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兩個泥人,取名為“大阿福”,從此成為鎮山驅獸、避災辟邪的吉祥物流傳於民間。
無論哪一種傳説,都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也是源於對土地的感恩之情。早期“大阿福”的造型,都是大耳朵的端正坐姿,面容帶著佛門的慈悲和吉祥,他頭上的牡丹花、胸前的長命鎖、懷中的大青獅、腳上的朝靴,分別代表了寶貴、長壽、避邪和少年登科等吉祥含意。在無錫,人們一見到小孩子長得活潑健壯、惹人喜愛,就會脫口而出:“活像一個惠山‘大阿福’!”在人們的生活中,“大阿福”儼然已成了惠山泥人的代名詞,成了人們祈求孩子健康成長、吉祥如意的美好象徵。
惠山泥人對材質要求嚴格,需取當地水稻田一米深處的烏土為材料,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幹而不裂,可塑性佳,適合“捏塑”之用。泥人傳統工藝極為複雜,有搓、揉、挑、捏、印、拍、剪等。作為彩塑,彩繪技藝在整個製作工藝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説。
隨著時代節奏的加速,傳統手工作坊逐漸被模具加工所替代,以致惠山泥人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這種需要十幾道工序的傳統工藝日漸寂寞清貧。為傳承民族藝術,2006年,惠山泥人藝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此外,無錫還專門籌措傳承扶持資金組織“泥人技藝傳承大師班”,邀請國家級惠山泥人傳承人帶徒授藝,希望將這門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結晶的手藝傳承下去。
千百年來,“大阿福”經過歷代藝人的再三創作,栩栩如生,天真可愛,充滿童趣的形象,一直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阿福”的形象也不盡相同。但基本造型都是一個或一對胖娃娃。身穿五福襖,懷抱大青獅,顯得文靜中有威武,端莊中又帶憨厚,從內容到形式都緊扣“福”字的主題。他那胖墩墩、笑瞇瞇的形象,隨著藝人們賦予他的血肉和神韻,走進了千家萬戶,帶給人們吉祥、如意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