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美麗鄉村”留住更多“鄉愁”

  • 發佈時間:2014-09-26 19:30:10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村旁的廣寧河清波盪漾、鴨群嬉戲,環村水泥路平坦整潔、蜿蜒通暢,兩側綠柳枝繁葉茂,一幅幅宣傳鄉村文明、傳統道德的版畫展現著群眾的文明生活……金秋時節,行走在山東省新泰市泉溝鎮東劉村,經過連片治理的村莊猶如一幅濃墨山水畫,處處賞心悅目,讓“美麗鄉村”留住更多“鄉愁”。

  今年初,新泰市緊緊抓住被山東省財政廳列入“鄉村連片治理”試點的契機,對泉溝鎮集中相連的泉溝、東劉、西劉等8個村莊開展連片治理,打造農村環境“升級版”。項目總投資1860萬元,受益人口7900人,涵蓋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綠化亮化、文化廣場建設等多項工程。

  整治環境:打響“五化”攻堅戰

  “鄉村連片治理對俺們老百姓來説真是一件大好事。你看,路平了、水清了,村容村貌乾淨整潔了,俺們住在村裏出氣兒都覺得勻實。”新泰市泉溝鎮泉溝村村民吳乃偉自豪地説。

  項目實施過程中,泉溝鎮以解決群眾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的環境問題為突破口,強力推進了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五化”攻堅戰。8個試點村累計清運“五大堆”2600個、垃圾340噸,清理小菜園480處,各類小廣告720處,實現了街街凈、戶戶潔;硬化村內道路18條,全長15公里,修砌彩磚道路1.1萬平方米,排水溝5000余米,8個村全部實現村內通;開展了村外建綠圍、主街建綠廊、河塘建綠屏、入村建綠園、戶戶建綠籬的“五綠”工程,共計栽植各類果樹喬木2900余株、灌木26萬株;在主幹道安裝路燈135盞,在村內安裝路燈79盞,實現村村有路燈,街街有照明;新建牌坊3座,粉刷墻面22萬平方米,8個村普遍建起了文化一條街,繪製藝術長廊5000余米。

  文化廣場:打造特色“名片”

  每到傍晚,泉溝鎮泉溝村的文化廣場上,村民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利用健身器材鍛鍊身體,婦女們跳起自編的廣場舞,歡歌笑語、熱鬧非凡……實施連片治理的村莊都建起了設施齊全的文體小廣場,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泉溝鎮圍繞廣寧河文化、廉政文化、孝德文化等8大主題建設特色文化廣場,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鄉村“名片”。每個廣場都做到“1+6”標準,“1”,即有一個不少於3000平方米的廣場;“6”,即:一套廣場標識、一條健身路徑、一個演出舞臺、一條文化長廊、一套主題文化設施,有條件的添置一個LED顯示屏。目前,項目區8個廣場全部建成,總面積達3.5平方米,最大的達9000余平方米;配備體育器材86套,音響設施22套,設置LED顯示屏3個,電子閱報欄3個。

  建管並重:倡導文明新生活

  鄉村連片治理,對村民來説,改變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在連片整治過程中,泉溝鎮堅持創新機制、建管並重,積極倡導文明生活方式,村莊環境整治“整”出了新風氣。

  動員一家一戶,長效管護美家園。村“兩委”帶頭,村民積極參與,逐戶落實“門前三包”,全民參與、全員保潔。配置垃圾箱1600余個,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鎮運、市處理”一體化處理,做到日産日清。組建成立鎮環衛所,對項目區48名保潔員統一管理,落實環境衛生村莊、河道、道路、綠化“四位一體”管護模式,實現保潔常態化。

  實行一村一策,齊心合力優環境。進一步健全“上級補助、鎮村自籌、社會參與”的籌資模式,引導各村在嚴格落實“一事一議”程式的基礎上,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採取“村民自籌、以資折勞、集體投入、大戶捐助”等方式籌集資金350余萬元。同時整合農、林、水、國土、住建等涉農資金800余萬元,打捆投入,實現“一個口子出、一個標準補”,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規範一言一行,村規民約創文明。採取製作臺曆、發放年畫的形式,將《村規民約》發放到各家各戶,規範村民們的言行舉止,讓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漸深入人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