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羞答答的房價靜悄悄地降

  • 發佈時間:2014-09-26 14:31:4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樓市下行的壓力下,國內多個城市啟動“救市”程式。第一波限購鬆綁潮尚未退去,第二波“限貸鬆綁”潮隨之來襲,近日,銀行鬆綁樓市限貸的消息不斷傳出。

  面對週邊市場的兩輪“救市”,深圳依然按兵不動。除明確繼續限購外,在“限貸鬆綁”方面,深圳銀行方面也未見有新的消息出現,原來的限貸政策繼續執行。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雖然9月份深圳樓市表現平平,金九成色明顯不足,但在限購、限貸方面仍表現冷靜,體現出深圳用市場化方式處理樓市的做法。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強

  新房銷售折扣增加

  原本是樓市行銷旺季的金九,在今年卻明顯褪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對壓力,開發商變得有些著急,除加大供應量外,更是頻繁啟動以價換量的策略,不斷推出各種優惠促銷措施,意圖挽回金九聲譽,不過,開發商始終諱言降價兩字。

  以剛剛過去的兩周為例,深圳已經有超過8個樓盤入市,平均每週4個,而其推售的房源加起來已超過2000套。

  在坂田某樓盤銷售處,銷售經理金先生告訴記者,在弱市中上市的樓盤,決定銷售速度的主要就是價格,如果低價入市,就可取得不錯的銷售率,而定價高於周邊和購房者預期的項目,則銷售就會很有限,因為大多購房者在當下市場環境下不會接受定價超過預期的高價房源。

  “我們會採取開盤銷售打扣、送各種優惠的方式來吸引置業者,其效果雖然是降價,但卻不會明説,因為這會引起前幾期業主的不滿。”金經理坦言。

  深圳中原地産一位分析人士認為,開發商採用這種暗降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達到促銷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會免得惹麻煩。現在深圳多數新開的樓盤都會採用暗降方式。

  深職院房地産研究所所長鄧志旺認為,進入9月,也到了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期,開發商明顯加快了推盤步伐,部分純新盤以低於片區同質素樓盤價格入市,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也撬動了剛需的購買力,預計在接下來時間裏,開發商還會延續這種低價入市的方式。

  據統計,10月份將有逾20盤入市或加推。業內人士分析,大量的剛需盤集中入市,而價格仍然是市場最敏感的區域。即使是在眾多的剛需盤中,也基本是“價低者走,價高則剩”。

  “限貸鬆綁”對樓市作用大

  近期,銀行鬆綁限貸的消息不斷傳出,有消息稱,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多家銀行均加入到了首套房貸利率打折的隊伍當中。另外,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從9月中旬起,二手樓房貸首套貸款的為基準利率的97折,不管金額大小。工商銀行、農行等首套房均回到基準利率。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限貸如果真的鬆綁,其作用要遠遠大過限購鬆綁。

  深圳的情況如何?在新洲路一間中聯地産地鋪,置業顧問小周告訴記者,近日傳出銀行利率調整的消息,明顯影響到了購房者的心理。“這幾天詢問房源的客戶多了起來,大部分都是來諮詢房貸利率問題。不過,目前深圳銀行尚無鬆綁限貸的消息傳出。如果一旦鬆綁,會有效刺激樓市成交,低迷的狀態將會有所改善。”小周説。

  一位打算購買學位房的王小姐表示,她的孩子正在讀小學,為了孩子讀一所好中學,她已經在開始找學位房了。在她看來,現在買不買房?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房貸政策,比如二套房貸首付比例和銀行利率,如果真的是“認房不認貸”,那麼她再購買一套學位房時,就可以按首套三成貸款,首付比例將比現在減少一半。另外,如果利率優惠再按首套房款算,又可以省下一筆錢。

  一家銀行理財師為也記者算了一筆賬,以貸款100萬20年為例,之前的利率基本是上浮5%,每月月供大約是7783元,總利息是86.7萬元,相比基準利率,每月月供為7485元,總利息是79.6萬元,比之前可減少7萬元左右。

  業內專家分析,隨著樓市走穩,限貸放開將是大勢所趨,對樓市的影響也要大於限購取消。

  深圳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經理王飛表示,這幾天樓市最熱鬧的事,要算謠傳放開的限貸一事。由此可見,樓市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相關報道

  “限貸鬆綁”呼聲四起

  各大銀行紛紛辟謠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陳穎)近日,在央行指導下工、農、中、建、興業等銀行將放寬首套房貸認定標準的消息不脛而走。但這一傳聞隨即被各大銀行方面辟謠,工、農、中、建四大行幾乎統一口徑,表示“限貸鬆綁”暫無消息,目前首套房貸仍按之前“認房又認貸”標準認定。

  傳聞稱,樓市“限貸鬆綁”,房貸還清即可享受首套房優惠政策。同時,也有傳言稱“首套房利率或將重回7折時代”。

  工行深圳分行向記者表示,目前銀行房貸政策並未出現如傳聞所説的情況,“限貸鬆綁”只是各方的猜測。工行將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的變化和相關政策的調整,及時做好相關信貸政策的銜接。

  對於當下樓市放鬆限貸的各式政策和傳聞,有專家表示,倘若限貸放鬆在執行層面落實,對於購房者和開發商均是利好消息。但考慮到房地産市場下行風險加大、收益率下降等因素,銀行將大量資金投入房貸市場的意願並不強烈,而投入時間長、收益率下降是銀行不再青睞住房貸款的主要原因。

  銀行對“限貸鬆綁” 態度微妙

  記者多方求證發現,銀行對“限貸鬆綁”態度微妙:中行表示,總行已授權當地分行可以按照市場需求和政策變化適時調整相關政策,對不同的購房需求採取差異化策略,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能力,積極支援居民合理購房需求。工商銀行對新華社記者回應稱,依舊積極支援個人住房和房地産開發的合理信貸需求,“正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變化和相關政策的調整,並將及時做好相關信貸政策的銜接,不斷完善相應的金融服務”。建設銀行則表示,建議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尤其是首套房認定標準。

  “各種跡象表明,商業銀行鬆綁首套房認定標準,由‘認房又認貸’調整為‘認房不認貸’,並非空穴來風。”上海某銀行業資深人士説,“但銀行又有重重顧慮,很可能是由各地分行根據當地樓市情況出臺不同的政策。”(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