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民族工業騰飛的不竭動力——探訪新中國裝備工業“長子”哈鍋
- 發佈時間:2014-09-26 10:50: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哈爾濱9月26日電(記者王春雨)首創35個新中國“第一”國産鍋爐,鑄就70%以上國産第一台發電設備鍋爐,佔有1/3的國內鍋爐市場,這一組傲人數字的創造者,來自被譽為新中國裝備工業“長子”的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在哈鍋成立60年之際,記者走進這家工廠,探訪哈鍋在新中國民族工業史中走過的歷程。
電力是工業的命脈,鍋爐是電力的“心臟”。在哈鍋成立前,中國沒有一台發電設備是中國製造。1954年,哈鍋破土動工。
翻開哈鍋“家譜”,一組“第一”、“首臺”勾勒出哈鍋的發展歷程:1957年正式投産,哈鍋成為新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鍋爐廠;2006年,國産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1號機組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作;2014年,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110萬千瓦機組投入商業運營,標誌著中國電力裝備站穩世界之巔。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德興説,從國産首臺電站鍋爐到國産首臺110萬千瓦電站鍋爐,哈鍋創造了許多國內第一。目前全國70%以上國産首臺電站鍋爐均在這裡誕生,哈鍋的産品涵蓋了電站鍋爐、化工容器、核能設備等領域,産品遠銷20余個國家和地區。截至去年年末,哈鍋累積完成工業總産值1137.87億元,電站鍋爐産量2.97億千瓦,各項指標均創國內行業之最。
哈鍋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民族工業的創新史。
王德興認為,從建廠時的技術空白到1957年首臺鍋爐的誕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去美國CE取經60萬千瓦亞臨界電站鍋爐到生産國內最大容量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哈鍋人不斷堅持技術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
年近七旬的哈鍋原副總經理李文健説,建廠初期,哈鍋學習蘇聯技術,蘇聯專家撤走後,實現了向自主設計的跨越。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哈鍋傾注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新産品開發及技術水準走在全國前列,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哈鍋,記者看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燃燒試驗中心。工程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世界上熱容量最大、系統功能最完善、控制系統最先進、最接近工程實際的綜合性大型燃燒試驗平臺,它標誌著哈鍋開始實現由引進技術為主向以自主研發、原始創新為主的轉變。
穩居行業龍頭的哈鍋,沒有在成績面前止步。王德興認為,從全球能源領域看,火電屬於“夕陽産業”。在國內,受到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産業的影響,火電設備的未來需求不容樂觀。企業的出路,仍是要靠創新。
據了解,在産品上,哈鍋積極拓展海水淡化、壓力容器等領域,並重視與國內外著名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研合作,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在管理上,哈鍋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公司實施員工職位職級序列和晉陞標準,實行專業師、主任師及技術工人七八級工和技師、高級技師等評聘工作。
一家14口都在哈鍋工作的老員工宋紅岩説,我的父母、公婆、夫妻及雙方兄弟姐妹都是哈鍋人,就連孩子畢業,大夥也贊成回哈鍋工作。車間裏禮花爆竹般飛舞的焊花、轟隆隆戰鼓般的機床聲,彰顯哈鍋的輝煌,更催每個哈鍋人奮進,為實現“個人夢”和“哈鍋夢”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