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東銷售招行保本理財産品被叫停

  • 發佈時間:2014-09-25 10:33:3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1世紀

  近日,京東金融銷售招行銀行保本型産品,並突破“面簽”問題的做法,備受關注。然而,多個權威消息表明,産品銷售第二天就被監管層書面叫停,並被界定違規,相關負責人被叫去“談話”。接近監管的權威人士指出,銀行理財現在尚不允許在電商渠道直接銷售。一些聲音認為目前銀行理財的管理重點不是渠道,現有客戶基礎和渠道已經足夠了,更應該考慮的是提升資産管理能力以及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否則大躍進風險較大。

  接近招行的權威人士則介紹,事實上,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行,零售渠道銷售能力已是業內首屈一指,其理財産品銷售渠道已經很廣了,並不愁産品賣不出去。招行一開始就沒有準備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渠道大規模銷售理財産品,此次與京東合作,更多地是為提高客戶體驗而做了一個測試。實際上,今年監管層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了理財銷售問題,有關理財産品分類銷售以及“理財銷售錄音錄影”的政策也有望落地。

  據接近招行的權威人士介紹,監管部門再次重申了“面簽”的監管底線,一定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強調理財産品購買者身份的真實性,確認是本人購買;監管部門認為線上風險測評,有些行為的真實性得不到保證,銀行也表示理解。監管層更為擔心的是,線上購買理財産品,事後出現風險或糾紛的責權問題。

  對於是否與監管層提前溝通“面簽”問題,上述接近招行的權威人士介紹,事實上,招行與京東合作時線上上做風險測評,是由零售業務相關部門主導,做的一個測試,對於該事項的詳情,總行並不知情,也未向監管報備。

  對於銀行理財“面簽”問題,業內一直存在不同意見。多位銀行理財部門人士認為,在零門檻的網際網路金融背景下,“面簽”、5萬元門檻已經不合時宜,略有失公平。監管層應該更強調和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監管,即將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而不是在門檻、“面簽”等銷售便利性上進行額外限制。

  不過,也有銀行理財人士認為,“面簽”確實有必要。某股份行資管部負責人介紹,“網簽”確實只是技術問題,很容易解決,但是系統無法取代理財經理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因為在面簽過程中,理財經理會進一步了解投資者的相關資訊,比如在他行的金融資産等,以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更確切的把握和綜合性認定。而目前的銀行理財風險測評只有幾道基本的問題,並不足以了解客戶的完整資訊,可能有産生不當銷售的風險。

  據介紹,在近期的一次交流座談會上,銀行方面反應偏“負面”。一方面,特別是網點較多的國有大行,認為每家網點安裝錄音錄影設備,加上後期的儲存等成本較高;另一方面,錄音錄影會涉及到投資者的隱私保護和接受度問題。從目前來看,錄音錄影工作安排還是由地方監管局主導,有些地方監管局要求比較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監管層已經多次對銀行理財銷售進行表態。8月9日,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岩岫公開表示,銀行理財最大的風險可能不在於信用,而是銷售,過去發生過個別誤導銷售行為。按照銀監會的要求,今後主要是將普通大眾和高凈值人群、私人銀行客戶相區別。這意味著,理財産品分類銷售問題已在監管層考慮的範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