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誠信工程”重構農村金融體系

  • 發佈時間:2014-09-25 07:54:03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清鎮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與地方政府共建“誠信工程”,全面服務“三農”,有力推動了地方小康建設步伐。同時,聯社自身也取得長足發展。截至今年6月,聯社存款餘額達39.7億元,貸款餘額達31.11億元,存、貸款分別較年初增長6.77億元、6.62億元,市場份額位居清鎮金融機構之首。

  “‘三農’,是我們‘生根發芽’的‘土壤’。”聯社理事長宋健園用這句話來概括取得的業績。

  “誠信工程”全面支農惠農

  “以前要貸筆款,需要四處求人。現在呢?是反過來了。”紅楓湖鎮民樂村農家樂業主顏潘潘説:“我那筆15萬元的貸款,就是坐在家裏辦的,1天內就拿到了貸款,並且,還享受誠信利率優惠。”

  顏潘潘説到的“誠信”,是清鎮聯社牽手地方政府,打造的一大服務“亮點”。為解決更多農民朋友“借貸難”問題,聯社先是在百花湖鄉進行了探索:以幾戶聯保的方式,推出了清鎮市第一張“資信卡”,首次將“集體信用”和“個人信用”,列為貸款“前置”。持卡農戶無需任何抵押,憑卡就可以在當地信用社隨時借支2000元。

  此後,聯社與政府“牽手”制定了誠信戶、誠信組、誠信村、誠信鄉鎮的評定、考核辦法,在全市掀起了“講誠信得貸款支援,講誠信得項目扶助”的熱潮。迄今已累計評定誠信農戶10萬餘戶、信用組1540個、信用村261個、信用鄉鎮(社區)11個,農戶授信額度從最初的2000元,短短時間就提升到20萬元。據統計,誠信工程啟動至今,短短8年,清鎮聯社就累計發放貸款61.5億元。

  在解決農戶“貸款難”的基礎上,清鎮聯社還從服務細節著手,依託各網點搭建了電子銀行結算平臺。目前,已在全市67個村布放了具有轉賬、匯款、代收、代付業務功能的“村村通”ATM、POS機,實現了農民朋友“足不出村能取款、村內村外能轉賬”。今年上半年,“村村通”已辦理小額取現業務3515筆,金額570.91萬元,打通了惠農服務“最後一公里”。

  “綠色通道”服務中小企業

  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2011年12月,聯社掛牌成立了誠信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結合中小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特點,中心採取“一戶一品”、“一項目一模式”貸款模式,對中小企業實行“陽光授信、限時服務”:500萬元以上的貸款,一週內辦結;500萬元以內的貸款,3天內發放。

  “綠色通道”的開闢,為中小企業的穩步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入駐清鎮濟輝汽車城的貴州勁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在聯社的信貸支援下,短短兩年,銷售額就從5900萬上升到7100多萬元,成為了四川現代、大運汽車、江蘇卡威在貴州的一級經銷商。

  據統計,截至目前,清鎮聯社已完成1073戶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建檔評級,累計授信額度20.685億元,發放貸款14.96億元,為企業優惠利息、減免費用550余萬元,被團省委、省國資委授予了“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

  “銀政互派”助推小康建設

  在聯社“助力小康建設”展板上,我們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聯社已累計發放貸款1189萬元,支援地方建起了75個種植、養殖及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社。2012年以來,共發放村莊整治、農村基建、村建房貸款7823萬元,有效地改變了農村環境和面貌。

  為支援地方小康建設,聯社與地方政府開展“銀政互派”。14名幹部,分別被派往鄉鎮、管委會,挂任金融助理。主要工作就是根據一地經濟發展規劃,引導資金投向重點工程基礎設施、園區建設及小城鎮建設,及時幫助政府解決“融資難”難題。新華路分社主任王化國挂任紅楓湖鎮金融助理,4個月時間就引導投入資金3600余萬元。

  結合鄉鎮、管委會的項目推進時序,聯社制定了長期支援辦法:今年起,確保每年新增1.2億元,支援煙、菜、果、藥、茶等十大産業;2015年前,安排資金30億元,用於物流新城、職教城、工業園區等項目建設的整體推進。

  (通訊員 金玉龍 胡太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