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人的馬是好馬

  • 發佈時間:2014-09-24 10:55: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古代官場,“精神賄賂”就像一劑政治腐蝕劑,它的精確表現形式雖然還難以言表,但它作為一種官場文化的基因已經深深植入了中國舊時官場的每一根神經末梢,它所産生的腐蝕作用又深深刻入了中國社會的政治肌體中,是古代中國官場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古代官場上腐敗的發酵劑、潤滑劑和黏合劑,並在不同的場合産生多元的神奇效用。

  借助史書,透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精神賄賂”的始作俑者是諛臣。諂諛之臣無非就是溜須拍馬者也。“溜須”典故出自於宋真宗時參政知事(即副宰相)丁謂逢迎當時宰相寇準之事。寇準為宰相時,丁謂對其畢恭畢敬,唯寇準馬首是瞻,唯寇準之言是聽。某日,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議事後用餐,一不小心菜湯弄臟了寇準的長鬚,丁謂不顧顏面,即起而為之揩拂,即溜其須。為此,寇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説得丁謂既羞又惱,從此對寇準懷恨在心,視為仇人,一心伺機報復,以洗恥辱。後丁謂果然串通內侍誣告寇準陰謀擁立太子,把寇準貶出京城,出知相州,後再貶其為雷州司戶參軍。

  “拍馬屁”一説源自於元代蒙人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然而,趨炎附勢者看到權貴策馬而來,不管其馬優劣如何,便爭搶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大人的好馬,大人的馬是好馬!”於是,“拍馬屁”成了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拍馬”與“溜須”有異曲同工之妙,後人合為“溜須拍馬”一詞廣為流傳。

  溜須拍馬,雖然自宋元之後正式成為典故成語,但阿諛之臣,卻是古來有之。要説從何時而起,是誰人為始,已無法考證,也無需考證。只是司馬遷的《史記·龜策列傳》中就有記載道:“桀有諛臣,名曰趙梁。”《管子·八觀》中也提到:“諫臣死而諛臣尊,私情行而公法毀。”宋蘇軾《明君可與為忠言賦》中指出:“目有瞇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遂使諛臣乘隙以匯進,智士知微而出走。”由此看來,阿諛諂媚之臣,源遠流長,此話不虛。説到阿諛之臣的處世態度,就是圓滑;説到其手中常用之器具,就是行賄,行的是“精神賄賂”。

  在中國古代的官場政治中,“精神賄賂”遠比物質賄賂表現得更為突出。物質賄賂者,還得行走于政治邊緣,玩弄于黑暗之中,還得“悄悄地幹活”。然而,“精神賄賂”卻一反賄賂之常態,竟敢出手于廟堂行殿之上,玩弄于光天化日之下。相較于物質賄賂赤裸裸的物質相送、利益相誘而言,“精神賄賂”更具行動上的靈活性、方法上的多樣性和形式上的隱蔽性。它只需一副歪樣心眼、一張嬉皮笑臉、兩片巧嘴唇皮就行。皇帝老兒,整個兒天下都是他的,當然還要什麼物質賄賂呢?只有由他來進行行賞呢!當官的,為官一任,權傾一方,自然他們變著法兒可以搞錢發財,但他們卻都同樣喜歡精神享受,更喜歡“精神賄賂”。雖然“精神賄賂”不見半分形,但如一陣香風容易吹開官人心扉,使人在精神和思想上放鬆戒備和警惕,變得昏昏然、飄飄然,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掉入“溫柔的陷阱”,最終被行賄者牽著鼻子走,任其利用和驅使。

  有一則婦孺皆知的笑話足見“精神賄賂”的威力:説從前有個愛拍馬屁的人,皇帝、百官都被他拍得團團轉,以致誤國殃民。閻王聞後大怒,便派小鬼將他捉拿到閻王殿以明刑正典,準備判他個下油鍋。在閻王面前,此人兩眼骨碌一轉,“撲通”一聲跪下,哀聲説道:“閻王老爺,不是小人願意低三下四,而是那些人喜歡讓我吹捧奉承。如果他們都能像您一樣鐵面無私、執法如山,那我怎敢拍馬,即使拍馬又有什麼用啊!”閻王一聽,覺得這話在理,句句入耳,於是就判他個無罪,打發小鬼把他送回了人間。如此看來還是俗話説得好:“千多萬多、馬屁不多”“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可見“精神賄賂”果然了得,作為一種特殊的“通行護照”,其功效威力神奇,其作用無孔不入,連在陰曹地府都是暢通無阻,閻羅地王、牛頭馬面也都喜歡,概莫能外。

  史書如山,隨手拈來。

  據史料記載,漢文帝時的嬖臣鄧通,專拍馬逢迎、阿諛取巧之能事取媚漢文帝,時常能把文帝捧得雲裏霧裏。文帝對鄧通也是倍加寵愛,甚至時時去鄧通家玩耍遊戲。在一次看相時,術士戲言鄧通“當貧餓死”。文帝聞言而道:“能富通者在我也,誰人使之貧乎?”於是賜蜀中銅山與鄧通,讓其自得鑄錢,以致“鄧氏之錢”佈滿天下。鄧通則更加獨自謹其身而以媚上,當文帝痔瘡發作,紅腫流膿,潰爛不堪,其痛難熬之時,鄧通不嫌其臟竟為之吮吸膿血,讓文帝不覺哀嘆:還是鄧通親,太子都不如。可惜好景不長,及至文帝崩,景帝立,便把鄧通革職,追奪銅山並沒收他的所有家産。可憐富逾王侯的鄧通,最後竟與乞丐為伍,身死街頭。

  《宋史·宗室傳四》有這樣一則趣聞記載:南宋慶元年間韓侂胄專權,工部侍郎趙師擇對之百般巴結。一次韓侂胄赴宴,經過一處山莊,看到人工竹籬茅舍,對趙師擇説:“這裡真是一派田園景象,就是缺點兒雞鳴狗吠之聲罷了。”過了一會兒,韓侂胄忽聽草木叢中傳來“汪汪”狗吠聲,仔細一看,原來是趙師擇蹲在那裏學狗叫呢!逗得韓侂胄開懷大笑,十分開心。不久,趙師擇便被提拔為工部尚書。

  清朝乾隆皇帝寵愛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據説和珅身材頎長,眉清目秀,不僅是個標準的美男子,而且還是一個聰明絕頂、出口成章、處事機敏的幹練之材,又會理財、專長斂財。然而真正的秘訣更在於他對乾隆的耿耿忠心和善於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圖,他“以帝心為心”,處處變著法兒哄乾隆高興。乾隆愛好黃金,他就建議乾隆建造萬佛樓,讓王公大臣和文武官員競相獻上金佛;乾隆喜歡談文論史,自譽無所不知,他就在編纂二十四史時故意在顯處抄錯文字,讓乾隆一一勾出,以顯天子英明博學;和珅深知乾隆虛榮,於是在他面前不失時機表現忠心,即使已成一等侯爵,仍然自稱“奴才”。當然和珅的這些心思並未白費,博取了乾隆的信任,也換來了仕途的光輝前程,當然也造就了一個權傾朝野、“攜天子以令諸侯”的“竊國大盜”。

  也許,從法律層面看,“精神賄賂”還談不上什麼犯罪。賄賂兩字自古以來,字從貝,意為財。賄賂者,彼此以計贓論罪。但是人們千萬不要小視“精神賄賂”的作用。正是“精神賄賂”,讓人陷入“拍馬屁”“戴高帽”的“溫柔陷阱”中,一步步走向衰敗或者墮落,而“精神賄賂”者往往從中中飽私囊。

  雖然史書如山教訓似海,但人性總有弱點,如何防範,須三思,三思……

  “拍馬屁”一説源自於元代蒙人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然而,趨炎附勢者看到權貴策馬而來,不管其馬優劣如何,便爭搶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大人的好馬,大人的馬是好馬!”於是,“拍馬屁”成了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