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申銀萬國:利率下調幅度加大 貨幣寬鬆再加碼

  • 發佈時間:2014-09-24 08:44: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申銀萬國

  9月18日央行再次下調14天期正回購利率20個BP至3.5%,這是8月份以來正回購利率第二次下調。儘管僅僅是一次幅度不算太大的下調,但是我們覺得在目前市場關於貨幣政策預期紊亂的背景下,這次下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是貨幣政策寬鬆加碼的一個標誌。

  1、利率下調體現了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相機抉擇性,駁斥了將新常態和政策相機抉擇相對立,央行不會作為的不正確觀點。周小川行長今年4月份在博鰲論壇上明確表示,央行也參與了全年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的制定,當這一目標面臨壓力時,央行肯定會有所作為。

  8月份工業生産指標創2009年以來新低,中國經濟再次面臨失速的風險。央行在這種情況下,下調對於債券市場具有定海神針作用的回購利率,具有引導利率下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表明央行的穩增長態度,這一點可能比引導利率下行更重要。

  2、貨幣政策工具既可是總量工具,也可是定向工具,各取其時,不能夠簡單對立。新常態是一個非常好的概括,但目前我們發現新常態一詞使用上似乎有氾濫成災之嫌,不管説什麼話題都往上面套。就貨幣政策而言,就有文章把定向調控作為貨幣政策新常態,認為降準、降息等總量性政策不足取。略知宏觀經濟學和經濟發展史的人都知道,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作用是引導預期,熨平經濟週期波動。

  如果是經濟下行壓力小,只需做做樣子,引導下預期即可,但如果經濟下行風險大,就要出重拳,顯然不能以經濟平穩時期調結構的政策應對經濟下滑風險,這次回購利率下調很大程度是貨幣政策寬鬆加碼的一個標誌。

  3、回購利率降低並不意味著存貸款基準利率不會再降。中國現在利率體系既不是完全的市場化結構,也不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結構。如果是美國那樣完全的市場化結構,銀行間基準利率的下調,能夠很順暢的引導終端利率下行。如果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結構,如果要引導利率下行,需要同時下調銀行間和存貸款利率。在當前利率市場化進入中段,但還存在最後一公里不暢的情況下,回購利率下調,對銀行間利率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但能否傳導以及多大程度傳導到終端利率還存在較大變數,因此不能以央行下調回購利率來證明央行不會降低存貸款利率。從中國近幾年曆史來看,回購利率下調往往是基準利率下調的信號,例如2008年9月與11月兩次降息週期前夕。

  4、總體上我們維持央行需加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來引導社會資本實質下行的觀點不變,具體的手段既包括SLF、SLO、正逆回購等常規工具,也包括降準、降息。考慮到現在總體上並不缺資金,相對於降準,降息更優、更必要和更有可能。

  (原標題:利率下調幅度加大 貨幣寬鬆再加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