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陳雨露談貨幣政策:要適應經濟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9-18 18:1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梁敏 苗燕  責任編輯:孫業文

  現在是中國經濟調結構最關鍵的時期。此時作為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心,貨幣政策一定要配合好,要咬牙堅守住,不再搞強刺激。強刺激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一旦定力不夠恢復強刺激,無疑還是飲鴆止渴。

  統計局上週末發佈的8月份數據顯示,工業、電力、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出現回落。經濟數據的波動,再度引發了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政策是否需要從“微刺激”轉向“強刺激”的探討。尤其是對於降息和降準的呼聲再度走強。

  近日,上證報就當前貨幣政策的取向問題,採訪了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

  陳雨露指出,經濟“新常態”的核心是“三期疊加”問題。這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應對轉型期的挑戰。“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新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未充分顯現,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比較嚴重,同時,還要考慮到轉型期社會資源環境的整體約束。”

  陳雨露表示,“新時期貨幣政策要適應經濟‘新常態’。央行在貨幣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整體的把握還是比較好的。主要是‘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兩者的平衡兼顧得比較好。”

  不強刺激!貨幣政策要咬牙堅守住

  陳雨露認為,新常態下的貨幣政策,就是要保持預調微調為基本的政策基調。堅守穩健的貨幣政策。他説:“現在是中國經濟調結構最關鍵的時期。此時作為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心,貨幣政策一定要配合好,要咬牙堅守住,不再搞強刺激。”

  “強刺激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陳雨露説,“一旦定力不夠恢復強刺激,無疑還是飲鴆止渴,只能使問題到下一輪更嚴重,風險越積累越大。”

  作為先行指標的PPI、發電量等數據,顯示出來四季度的經濟下行壓力會比較大。陳雨露認為,貨幣政策的微刺激政策還要持續下去。

  但至於降息,陳雨露則認為現在還沒有到下這個決心的時候。他説,降息是一個強刺激信號,對於能否堅持新常態下的穩健貨幣政策,這種信號,市場會産生疑慮。

  “市場會疑慮是否微刺激又轉化為了強刺激。降息政策能夠不採取就不採取,可以採取一些其他的微調手段,比如,定向降準,還有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工具可以考慮。”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到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調控作用。陳雨露認為,這裡的有形之手不同於以往,新常態下有形之手必須要配合好經濟新常態的要求,即“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和“多挑戰”。

  “中高速”就是指讓7%至8%的經濟增速成為常態。“因為潛在增長率已經到了這個階段,甚至個別年份經濟增速略低於7%也要忍受,只要在一個經濟週期內保持7%—8%的平均增長率即可。”陳雨露認為,只要在這個區間,就業保持相對穩定,就不應該出臺強刺激政策,要確保經濟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陳雨露認為,2014年經濟整體走勢將呈現出前低、中高、後緩,微刺激政策應該能夠基本實現預期經濟增長目標。

  貨幣政策要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剛剛公佈的8月份金融數據顯示,廣義貨幣增速(M2)為12.8%,處在今年貨幣增速的預期目標附近;貸款增長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陳雨露認為,這顯示了央行通過穩健政策,使得貨幣總量上保持了平衡增長。這是貨幣政策在適應“中高速”增長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解和政策運用。

  此外,發達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通常不考慮結構性問題,主要考慮總量平衡。傳統的教科書上也寫著:結構性問題主要是由財稅政策來解決。不過,傳統正在被打破。新的趨勢是,不僅中國開始頻繁探索結構性的貨幣政策操作,歐洲也開始採取結構性貨幣政策措施。

  陳雨露認為,在大的結構調整背景下,尤其是西方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後,結構調整的任務極其繁重。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也已經到了一個歷史性的、長週期的關鍵時刻,光靠財稅政策顯然是不夠的,此時就必須考慮通過信貸政策和一些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來配合結構性調整。

  “貨幣政策總體來講還是要以調整總量為主,但是在結構性調整方面也要有探索、有創新。”陳雨露説。對於貨幣政策來説,與實體經濟進行良性互動,最能夠體現出其結構性的政策創新。

  陳雨露認為,結構性的貨幣金融政策首先要推動對産能過剩行業進行調整。不過,也不能搞“一刀切”,結構之中也要分層。

  對於市場還在,但是企業良莠不齊的行業,可以通過並購的辦法,讓有實力的企業並購小規模的、低水準的企業,進行行業整合。在這方面央行可以推動並購貸款,給並購企業以金融支援。

  對於市場供應過度,生産率不高,同時存在污染的企業,要堅決支援倒閉退市,對不良貸款要允許核銷。

  對於在國內市場産能過剩,而到其他國家去投資可以實現雙贏的行業,要鼓勵企業走出去。這裡涉及的外匯貸款、人民幣貸款等,應有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出臺。

  除了對産能過剩行業的限制,還要通過定向降準、債券融資等政策措施來支援“三農”、小微企業和企業技術改造,使得信貸結構持續改善,在這方面,央行的工作已初見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本外幣涉農貸款餘額為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4.8%,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8月份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9%,比大型企業貸款增速高4.6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貸款增速高1.9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0.6個百分點。

  統一金融大市場核心是價格要由市場決定

  作為央行重點推進的改革之一,利率市場化可謂年年都有新動作。在市場廣泛呼籲加快速度的同時,也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

  陳雨露指出,國內金融市場確實到了一個建立統一大市場的時期,而一個統一大市場的核心就是價格要由市場決定。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雨露説,改革的方向大家是有共識的。就爭議而言,主要是擔心利率市場化以後會不會價格水準一下子上去了,讓企業更困難了,融資貴的問題更尖銳了。

  對此,他認為,利率長期壓低並不一定是好事,對於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不利。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從長期來看與利率的必然上升,不是對等的必然的聯繫。“可能在利率開放之後,短期內利率會有一個上升的過程,但只要經濟體基本健康,利率是會回歸的。”陳雨露認為,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説,前期通過理財、影子銀行等,利率高企已經部分提前釋放了。所以他認為,利率産品市場化以後,價格也不一定會急劇上升。

  而且在他看來,利率是否市場化,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未必完全以政府的意志為轉移。即便不宣佈市場化,市場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金融創新來突破。另外,老百姓已經越來越不滿足於低水準的存款利息。現在講究普惠金融,存款人也希望通過金融機制來合理分享改革的成果。所以説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按照利率市場化放開的一般步驟,目前,貸款利率已經完全放開,存款利率如果再完全放開,利率市場化也基本上可以宣告完工了。但要完成這最後一步,還要等待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

  陳雨露對記者表示,希望今年年底之前,存款保險制度能夠作為2014年金融改革的成果推出來。他預計,如果存款保險制度今年順利出臺,那麼2015年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許會再上一個臺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